“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学生身体健康的重大问题。近日,某幼儿园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为切实保障我校师生生命安全,把好食品安全大关,6月27日高新区智优蓓尔园负责人李老师带领全体厨房从业人员以及教职工进行了“预防食物中*,杜绝病从口入”专项培训。
首先,李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分析了某幼儿园食物中*的罪魁祸首——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早在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上,就有专家指出,我国每年由沙门氏菌引发食物中*的发病人数已高达万,沙门氏菌在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
那么,沙门氏菌一般都藏哪儿?能引发怎样的中*症状?又该如何预防呢?让我们从沙门氏菌的“自白”中找到答案。
沙门氏菌还是挺可怕的。那么,为了防止沙门氏菌入侵,预防食源性疾病,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其次,l李老师带领大家共同学习了食物中*方面知识。
一、什么是食品质量安全?
一是食品的污染导致的质量安全问题。例: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等。
二是食品工业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质量安全问题。如: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配剂、介质以及辐射食品、转基因食品等。
三是滥用食品标识。例:伪造食品标识、缺少警示说明、虚假标注食品功能或成分、缺少中文食品标识(进口食品)等。
二、食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
①有食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②有中文标明的食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
③有中文标明的食品规格、重量、所含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含量;
④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⑤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食品,还必须加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
⑥销售散装食品的,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明示食品名称、产地、生产企业、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三、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防范“七字法”:即防“艳、白、反、长、散、低、小”。
一防“艳”。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三防“长”。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长的食物。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
六防“低”。“低”是指在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价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猫腻”。
七防“散”。散就是散装食品,有些集贸市场销售的散装豆制品、散装熟食、酱菜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
四、食物中*:
食物中*的特点:
①*的潜伏期较短。集体暴发性食物中*时,很多人在短时间内同时发表或相继发病,在短时间内达到高峰。
②病人有大致相同的中*表现。
③发病和吃某种中*食品有关。
④食物中*病人对健康人不直接传染。
食物中*的分类:
①细菌性食物中*;
②真菌性食物中*;
③动物性食物中*;
④植物性食物中*;
⑤化学性食物中*。
五、引起食物中*常见的有十大因素:
1、不适当地冷藏食物(冷藏温度不够);
2、在室温下贮藏食物(室温在危险温度带范围内);
3、过早地准备食物(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
4、不适当地冷却食物(冷却时间过长);
5、不适当地加热食物(加热不彻底或低温长时间加热);
6、内务管理不善(偶然的污染事故);
7、交叉污染(卫生制度不健全,个人卫生习惯不良);
8、不适当地解冻食物(在室温条件下解冻);
9、食品加工或制作人员有感染并且有不良卫生习惯;
10、已加工的食物被污染。
六、食物中*可出现多种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甚至可致休克。
食物中*后的应急措施:
饮水: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对*素进行稀释。
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处理:将引起中*的饮食进行有效处理,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七、如何预防食物中*?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良的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比如说,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物就会进入消化道,就会引发细菌性食物中*,从而引起腹泻。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其感官性状,是否有腐败变质。尤其是对小食品,不要只看其花花绿绿的外表诱人,要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有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号(QS号)等标识。不能买过期食品和没有厂名厂址的产品。否则,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无法追究。
3、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需加热的食物要加热彻底。如菜豆和豆浆含有皂甙等*素,不彻底加热会引起中*。
4、尽量不吃剩饭菜。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剩饭菜、剩的甜点心、牛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
5、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粒上有霉点),其中的霉菌*素会引起中*。
6、警惕误食有*有害物质引起中*。装有消*剂、杀虫剂或鼠药的容器用后一定要妥善处理,防止用来喝水或误用而引起中*。
7、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8、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最好是喝白开水。
9、提倡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
10、彻底加热食品,特别是肉、奶、蛋及其制品,四季豆、芸豆角、豆浆等应烧熟煮透。
11、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点和卫生条件差的饮食店。
12、在商店购买食品、饮料,要特别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购买、食饮过期食品饮。
八、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食品安全制作五大“*金守则”:
①保持清洁。勤洗手-取食品前洗手、准备和加工食品期间经常洗手、便后洗手;清洗和消*用于准备食品的所有场所、设备和餐饮具;避免虫、鼠及其其他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近食物。
②生熟分开。生的肉、禽、蛋和海产品要与其它食物分开;生和熟食品的餐饮具、工具、用具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③彻底煮熟。食物要烧熟、煮透,中心温度得到85度以上,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品;熟食再次加热要彻底。
④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熟食要保存在冰箱里,也不能够长时间存放;熟食和凉菜做好后在室温下存放不得超过2小时;冷冻食品不要在室温下化冻。
⑤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食品用水要安全;选择卫生安全的餐饮具;选择卫生安全的纸巾;水果和蔬菜要清洗干净,生吃要消*;螃蟹、甲鱼、*鳝要吃鲜活的。
通过此次培训,全体职工了解了食物中*的相关知识,明确了预防要点,同时增强了大家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了安全责任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