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缓慢性心律失常
TUhjnbcbe - 2022/3/5 12:03:00

心律

我们知道,正常心脏的搏动是有一定得节奏和顺序的,这个节奏和顺序就是心律。心脏传导系统的功能,就是保障心脏按照这个节奏和顺序搏动。

心脏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左右束支、蒲肯野纤维等,其中任何一部分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心脏起搏信号的产生或传导出现问题,从而导致心脏不能按照正常的节奏和顺序跳动,即发生心律失常。

窦房结:窦房结系心脏自动节律性最高的起搏点。其中含有许多具有自动节律性的细胞,称为起搏细胞。正常时窦房结每分钟可发出60~次的冲动,沿其系统传导至全心各处,支配心肌的收缩与扩张。如它发生病变,可使心率发生改变,叫窦性心率失常。临床常见有窦性心率过速、窦性心率过缓、窦性心律不齐。

结间束:把窦房结的起搏信号传导至房室结。如果结间束出了问题,就会导致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结:其功能是将窦房结传来的冲动传至心室,而且冲动在结内作短暂的延搁,使心房和心室不在同一时间内收缩。正常情况下,房室结不独立产生冲动,但窦房结功能发生障碍时,房室结也可产生冲动。

左右束支及蒲肯野纤维:把起搏信号传导至心肌,使心脏跳动。

缓慢性心律失常指心脏传导系统出现了问题,从而导致了以心率减慢为特征的疾病,临床常见的有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因

1.特发性的传导系统纤维化、退行性变(老年人常见)等;

2.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后;

3.迷走神经兴奋,常为夜间发生、非持续性;

4.药物影响,如洋地*和抗心律失常药物;

5.高血钾、尿*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6.心脏外科手术损伤、导管射频术并发症。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症状

窦性心动过缓:指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

如心率不低于50次/分,不引起症状;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分,常引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症状。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由于窦房结或其周围组织的器质性病变导致机能障碍,从而产生多种心律失常和多种症状的综合征。

轻者出现头昏、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重者可反复晕厥,即阿-斯综合征发作。

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心房向心室方向传导阻滞或心室向心房方向传导阻滞,按传导阻滞的不同分为Ⅰ、Ⅱ、Ⅲ度传导阻滞。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很少有症状,一般是在做心电图检查时发现。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可有心脏停顿或心悸感,测脉搏时发现有脱漏。心率缓慢时可有头昏、乏力、易疲劳、活动后气促等症状,严重时会短暂昏厥。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除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症状外,还可能进一步出现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的表现,如智力减退、心力衰竭等;心率慢而规则,35~45次/分。此外尚可有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宽(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增大)等症状。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诊断

心电图检查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再结合患者的症状,可以确诊。心电图检查同时可以确定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类型,指导下一步治疗。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1.治疗原发病,如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治疗心肌病/心梗/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2.药物治疗:可以服用阿托品、沙丁胺醇、异丙肾上腺素等提高心率的药物进行治疗。

3.植入永久性起搏器:起搏器可以替代心脏传导系统的部分功能,根据缓慢性心律失常病变的不同,可以植入单腔、双腔或三腔起搏器进行治疗。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注意事项

1.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适宜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骑车、游泳等,应避免剧烈运动。

2.控制好情绪,避免情绪剧烈波动。

3.规律作息,不熬夜、不吸烟、不酗酒,以免加重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4.如果植入了心脏起搏器,要注意定期随访、避免强磁场干扰(如做核磁检查)等。

慢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如果本身病情比较轻,或者治疗得当,心率不低于50次/分钟,则不会影响日常生活,也不会影响到患者的长期预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缓慢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