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郑春林
单位
江岸区卓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一、案例正文
(一)案主背景
1.基本信息
案主王阿姨(化名),72岁,新冠肺炎丧亲者家属,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心脏病,每天吃药维持,丈夫与大儿子因疫情离世,现与大儿媳、大孙女同住,每月靠较低退休金生活,热爱楚剧。家庭变故后,失眠,食欲下降,体重由多斤下降到多斤,心情抑郁,不下雨时会主动下楼外出1-2次,由于王阿姨当过十多年的楼栋长,社区熟人多,社会支持网络较强。
2.家庭情况
王阿姨和离世丈夫青梅竹马,感情非常好。王阿姨和丈夫育有3个孩子,疫情之前一家人经常出游,非常幸福和谐。
大儿子和大儿媳忠厚、老实、孝顺,王阿姨和丈夫多年来一直和他们同住;小儿子住得较远,经常来探望;女儿每天会给王阿姨打电话或视频聊天,非常贴心;两个孙女也比较懂事,上进,大孙女在备考研究生,小孙女已获得中级会计证,计划明年参加工作;大儿媳现为贴补家用,做家*服务,工资较低,目前依靠高强度工作来转移悲伤,但长时间的忧郁导致有甲状腺疾病,每个月需要吃几百块的药控制。
3.心理状态
王阿姨讲述丈夫是2月8号深夜离开的,当时她就在旁边,并没有哭,一直坐在那里发呆,知道丈夫走后,儿女都要上来看最后一眼,为了保护儿女的安全,王阿姨“狠心”拦了下来,儿女在楼下坐了一夜,丈夫是走后10多个小时才有人上来收走,这个场景王阿姨一直记在脑袋里,印象非常深刻;大儿子是2月9号上午离开的,家人考虑王阿姨身心状况,半年后才告知王阿姨,王阿姨经受二次打击,一直都没有办法走出悲痛,至今也不太愿意提,独处时特别容易想起疫情期间的经历和以前的幸福时光,每晚只能睡3-4小时,醒后通过刷手机来打发时间,白天也没有睡觉的习惯。为了维持家庭正常运行,王阿姨隐忍悲痛,和以前一样操持家务,逆风展翅,为爱坚守。
二、分析预估
(一)问题分析
1.案主家庭支持网络依然在,尤其是女儿,每天都会和案主联系,年疫情期间,案主隔离结束后在女儿家附近住了半年,女儿悉心照料,花钱、出力解决疫后家庭事宜;小儿子也孝顺,经常探望,大儿媳实诚;大孙女备考研究生,懂事孝顺,一直有分担家庭经济压力的想法。
2.案主在年疫情之前,有申请低收入家庭补助(明年6月份孙女毕业后结束),大儿媳现上班补贴家用,大孙女考研后可找工作,家庭经济状况会慢慢好转,目前家庭支出集中在医药费、生活费,暂无大额支出。
3.案主当过十多年的楼栋长,同辈支持网络较好。
(二)面临困难及问题
1.悲伤情绪:案主长期处于悲痛中,失眠,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加上多年的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心脏病,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2.社会信任感降低:案主是热心肠,但年疫情期间,受客观条件限制,社区、邻居帮助有限,王阿姨对此非常失望,现在什么都不愿相信,但同时又希望获得支持、帮助,改善生活状态,矛盾的心理让她情绪波动厉害。
(三)需求分析
1.解决外墙长树问题。案主住顶楼,阁楼外墙长有一棵约1米的树,树根深扎在墙缝里,砍了多次又长出来,十分顽强,之前由丈夫砍,现又长出来了,树长大后破坏墙体,墙面脱落容易伤到人,案主十分苦恼,需要早点解决。
2.改善失眠、食欲不振状况。案主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加上长时间失眠,吃不下,体重从多斤变成多斤,心率不齐,用案主的话说是“瞎跳”,睡眠和吃饭是人体补充能量最主要的途径,而且吃不好、睡不好会严重影响情绪和心态,需要尽快帮助王阿姨缓解失眠、食欲不振的状况,改善身心状态。
3.缓解经济状况。丈夫和大儿子是家里最主要的经济支柱,离世后,家庭收入来源单一,只能靠大儿媳做家*服务的微薄收入,以及案主少量退休金。大孙女虽有意缓解经济压力,但并未找到合适工作,而且要备考研究生,眼下案主和大儿媳每月吃药就会支出大部分,经济压力较大。
4.哀伤疗愈。案主和离世丈夫感情非常好,平时都是出双入队,心中的丈夫又高又帅,对她很包容,是她最好的伴侣,而大儿子是非常孝顺的,加之常年生活在一起,感情深厚,家里对她最重要的2个男人相继离开了她,她还没法去适应这样的生活,虽说家里重新装修,但挂念一直都在,在家人面前又不得不把悲痛隐藏起来,不想提,害怕提,只要一提眼泪就会不自觉流出来,时间长了会诱发其他疾病,需要帮助王阿姨分阶段疗愈哀伤。
5.社会信任重建。案主认为丈夫和大儿子的离世是救治不力造成的,对社区有心结,社工多次邀请案主参加社区活动,案主一次都没参加过,称现在什么都不相信,需要帮助案主修复社会支持网络,恢复正常生活。
三、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1.总目标
链接资源帮助案主缓解阶段性经济困难,协助案主走出急性哀伤,改善、缓解失眠、食欲不振,,修复社会支持网络,重拾生活信心。
2.分目标
(1)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联系社区,配合园林部门砍掉小树,搭建案主和社区的联系桥梁,缓和案主对社区的“意见”,根据案主状态,推进与社区关系的正常化。
(2)心理疏导,对案主哀伤情绪做判断,并进行心理疏导、释压,陪伴案主打开内心,重新审视那段痛苦的经历,输入希望,慢慢走出极度哀伤状态,着眼于当下,缓解失眠、食欲不振问题,恢复健康的生活状态。
(3)资源链接,链接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工作协会和武汉市社会工作联合会共同开展的“在一起”哀伤陪伴赋能计划项目,为案主提供资助,缓解经济压力。
四、服务实施过程
(一)建立专业服务关系
1.目标:建立专业关系,收集基本信息。
2.主要内容:上门走访,采用提问方式收集资料,了解案主需求;采用专业的倾听及感受反应技巧,建立信任关系。
3.服务过程:
案主来源:案主王阿姨是社工根据项目要求,主动向社区申请服务的。
服务过程:第1次上门走访,社工带着物资慰问案主,王阿姨接收了物资,非常配合地完成建档工作,当问到有无困难需要帮助时,案主称外墙长小树,长大会损坏墙壁,墙体脱落会伤到人,希望砍掉,社工做好记录,表示会协助社区一起来解决,和案主建立了初步的联系。第二天,社工准备对长树的位置、大小进行现场勘察拍照时,案主正好不在家,称已被熟人帮忙砍掉了,社工失去了一次宝贵的服务机会。
第1次走访后,社工开展活动时都会邀请案主参加,但王阿姨都没有来。
8月份,社工在全民核酸检测后带着户外安全防疫包第2次走访案主,关心叮嘱案主多注意身体,没事不要外出,和案主进一步加深联系。
社工趁热打铁,和志愿者上门进行第3次走访,这次案主主动讲述了疫情期间那段伤心的过往,将自己的处境全盘脱出,中途落泪好几次,社工真诚倾听并对案主进行安抚,表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后因案主大儿媳回来拿东西被中断。至此,社工意识到案主并非不需要帮助,而是因为伤得太深,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将悲痛压在心底,失眠,食欲不振引起的体重严重下降,心率不齐,加上家庭经济压力,让她吃不下,也睡不着,一直还处在急性哀伤中,社工经案主同意,建立专业服务关系。
(二)砍掉外墙小树
1.目的:通过砍掉困扰案主多年的小树,初步改善案主对社区的印象,增进案主对社工的信心,增强对社会网络的信任感。
2.主要内容:联系社区,园林部门,说明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彻底解决外墙长树的问题。
3.服务过程:
社工及时和社区书记说明情况,先后联系了网格员、社区主任,园林部门,园林部门师傅了解清楚后,直接给出了解决方案,由于老旧小区,通道比较狭窄,不好开升降机,可直接利用安全绳人工砍伐,再向树根注入草药水,将根部烂在墙体内,达到彻底解决小树不停生长的问题。社工在和社区、案主、园林部门师傅、红色物业商议好时间后,终于成功地砍掉了这棵“长”在案主心中的树。社区的介入,也让案主看到了社区在整个事件中的积极作为,为关系的缓和垫下很好地基础。
(三)缓解经济压力
1.目的:通过链接公益慈善资源,缓解案主经济压力
2.主要内容:社工通过网络平台,链接“在一起”哀伤陪伴赋能计划项目,积极配合培训、督导会议,填报资料,申请资助,按计划开展受助服务。
1)公益慈善资源链接
6月份,项目社工在武汉市社会工作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