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进社区
聆听你的“心声”
郭医生,我在过度劳累以后,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在睡觉的时候,突然被憋醒,坐起来才能喘过气。经常在夜间咳嗽、咳痰,坐起或站立后症状可减轻或停止,痰是白色泡沫状,有时痰内带血丝。常觉得疲乏无力,下肢水肿。我这是哪里出了问题?
您这是被心衰“盯”上了。对于心脏病患者,这些症状都提示我们,可能出现了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大约有万心衰患者,心衰的患病率在过去15年间增加44%。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预防和管理好心衰这个疾病。
什么是心衰?
心衰是心血管病发展到了严重的阶段,心脏的泵血功能衰退,就像弹性减退的“皮球”,输出血量不能够满足身体代谢的需要,器官和组织中的血液也不能顺利回流到心脏。按照发展速度,可分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两种,临床上以慢性心衰更为常见。
tips
心衰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心衰的症状
心衰早期症状
1.食欲下降
2.脑组织供血供氧减少引起的注意力减退、淡漠、焦虑、失眠、昏睡
3.夜尿增多
4.活动后胸闷、呼吸急促(气促)。
提示病情加重的症状
1.休息状态下也会气促
2.出现下肢水肿,特别是腿部、踝关节和足部
3.体重增加
4.咳嗽或喘息,特别是平躺时
心衰加重,可危及生命的症状
1.严重气促端坐呼吸(患者为了减轻呼吸困难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
2.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
3.下肢重度水肿
易发生心衰的人群
首先,心衰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也就是说心衰好发于老年人。
此外,肥胖、血脂异常和慢性肾脏疾病
也与心衰发生高度相关。
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
心衰发生风险增加2~3倍。中国心衰注册登记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心衰患者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占49.6%、高血压占50.9%。
糖尿病患者
心衰发生风险增加2~5倍,糖尿病并发心衰的机制主要是糖尿病引起的心肌病变。
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就像是房子的门,如果门关不严或者关太紧,就会让本来单向行走的小人(血液)逆行或堵在门口,血液不能够满足身体代谢的需要,最终可发展为心衰。
tips
在基础心脏病严重的情况下,心衰往往由一些增加心脏负荷的因素所诱发,称为诱因。心衰常见的诱因包括感染、心律失常、过度体力劳累等。
心衰如何筛查?
监测利钠肽(BNP或NT-proBNP)
利钠肽是一种肽类激素,心衰患者的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心动正常者。BNP35ng/L,NT-proBNPng/L,心衰的可能性非常小;反之,则需进一步检查。
tips
BNP:B型利钠肽;
NT-proBNP:N未端B型利钠肽原
心脏彩超
超声心动图是评估(疑似)心衰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首选方法。
及时转诊
医院医生可以结合症状、病史及高危因素等进行初诊;怀疑心衰需明确病因和治疗方案的患者,医院。
慢性心衰如何治疗?
心衰的治疗除了对症处理外,原发病的治疗很关键,如高血压患者,首先应控制血压。降压药物,要坚持服用。冠心病患者除了坚持用药外,还要避免过度劳累,防止心绞痛发作。
一般治疗包括
1.消除心衰诱因,如控制感染,治疗心律失常纠正贫血及电解质紊乱等。
2.调整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肥胖患者应减轻体重、适量运动。
药物治疗
1.利尿剂用于减轻症状和改善心脏功能。
2.ACEI/ARB的作用是改善心肌重构保护心脏。
3.ARNI是ARB+脑啡肽酶抑制剂,通过独特的双重作用机制,调节利钠肽系统,抑制肾素一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改善心脏重构,有效延缓心衰进展。与使用ACEI相比ARNI可有效降低心衰患者住院和死亡风险。
4.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心脏负担,改善心脏功能。
5.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改善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
tips
心衰药物需足量、长期应用,千万不要擅自停药减药:若突然停药,很可能导致心衰加重甚至猝死!如果病情趋于稳定,可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心衰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应早预防早治疗。如果病情加重,不仅患者生活质量差,还会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如何预防心衰?
01
高风险人群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遵医嘱服药。
02
如果存在冠心病或者高血压,平时应该多测血压心率,定期做心电图检查,多注意心脏保健。
03
如果存在糖尿病、肥胖等,平时多注意清淡饮食,控制体重。
04
戒烟限酒,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愉悦的心情。
慢性心衰的居家护理要点
监测体重、自检水肿
体重、液体出入量、水肿情况可以反映体内是否有液体潴留,每天轻轻按下肢皮肤,看有无凹陷性水肿,注意每日液体入量和出量相当。当体重有增加的趋势如1周增加了1kg,或者出现下肢水肿,尿量明显少于人量的时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加大利尿剂的用量,把多余的水分排出。
限盐限水的饮食要点
以清淡饮食为主适当控制食盐的摄入。少量多餐大量饮食可能会加重或诱发心衰。
适量运动
可以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快走等,运动要量力而行,避免过度劳累。运动中如果感到不适要立刻休息,并且必要时就医。
睡眠和情绪的管理
良好的睡眠和心情,有助于疾病的稳定和康复。如出现睡眠中胸闷憋醒的现象,及时找医生调整用药。
遵医嘱服药、定期随访
使用便条或手机设置用药提醒,督促自己服药。如果是高血压引起的心衰,还需监测血压。最后记得要定期随访。
tips
“出量”主要是指每日的尿量,还包括大便、出汗;“人量”主要是指每日的饮水量,包括食物中的含水量。
参考文献:
1.*峻等.心力衰竭:进展和思考。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4(1):52-9.
2.慢性心力衰竭基层诊疗指南(年)中华全科医师杂志,18(10):-47
3.McMurrayJJ,etal.NEnglJMed,.(11):-
4.刘红林等,慢性心力衰竭的早期识别及预防。医学与哲学,,34(6B):16-19
5.胡大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居家护理要点。健康世界,
到底有没有心衰?走6分钟试试!
要测试自己的心功能,可以进行6分钟步行测试,即六分钟内,在平稳的路面上进行“30米折返走”。
6分钟折返走能达到米以上,说明心功能正常;
—米之间,有可能是轻度心力衰竭;
—米,有可能是中度心力衰竭;
如果低于米,可能是存在重度心力衰竭。
心衰科普视频
*视频来源于网络
名医介绍
丁茹副主任医师
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女性健康学组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委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导师
美国ThomasJefferson大学心血管中心访问学者
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及研究工作20余年,擅长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治,在心血管介入治疗及危重症救治方面经验丰富。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门诊时间
每周二上午8:00-11:00
专家下沉本中心,针对心血管疾病进行诊疗,让居民享受家门口的优质医疗服务。
预约
-转
END
审核|钟承敏
撰稿|《医心卫你》专栏组
排版|《医心卫你》专栏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