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特别报道既能治病又可防病,冬病夏治正
TUhjnbcbe - 2022/2/25 13:13:00

冬病

夏治

夏至之后

就要进入三伏天了

即将迎来一年里最热的时节

自然界的阳气也开始逐渐旺盛了

同时也是补益人体阳气的最佳时刻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

可通过三伏灸的方法

来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本期官微特邀

医院

针灸科主任高建芸副主任医师

和大家聊一聊“冬病夏治”的那些事儿

高建芸

医院针灸科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医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硕士

从事针灸推拿临床医疗与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现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针灸学会理事,江苏省针灸学会临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针灸学会针灸器械专业委员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委员。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全天、周五全天

来段原创视频

先睹为快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点击上方图标即可观看原创短视频)

何为冬病夏治?

*帝内经中有记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而夏季尤其是三伏天,气温高,此时自然界的阳气逐渐旺盛,是补益人体阳气的最佳时机。通过采用一些温阳的药物在人体穴位上进行贴敷,会起到疏通经络、祛病、养生的作用。

而这种补益人体阳气的方法在每年的三伏天都会运用,被称作“三伏灸”,也就是日常所说的冬病夏治的穴位贴敷疗法。

冬病夏治的适用人群

冬病夏治的对象主要是针对一些阳气比较虚的以及虚寒型病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症状就是怕冷。而怕冷的症状分为两种,一种是全身性的怕冷,表现为怕吹冷气以及冬天总是会手脚冰凉。还有一种则是局部性的怕冷,表现为胃寒,经常觉得胃不舒服,而且不能吃冷的东西,吃一点都会胃疼,有的人会甚至还会有腹泻的症状。

除了上述症状外,最常见的还是一些呼吸道系统的疾病,比如气管炎、哮喘等疾病,都可能是因为体内寒湿比较重而引起的。

另外,针对一些体质比较弱、经常反复感冒的孩子,也可以通过穴位贴敷的方法提高人体的正气(抗病能力),而这样的治疗方式基本没有痛苦,贴上中药以后,只需几个小时就可以自行去除。事实上,冬病夏治不仅仅是治疗,也有一些养生、防病的作用。

“冬病夏治”的疗法

穴位贴敷是属于冬病夏治里面的灸治,也称天灸。除此以外,冬病夏治还包含艾草灸、温针灸、隔物灸等。

而最常见的就是隔物灸,它是将艾柱放在肚脐上,放上盐或者是姜片,然后点燃艾柱即可。

冬病夏治的治疗从夏至后就可以开始了,一直延续到末伏结束,建议一周两次的治疗,中间间隔2至3天,针灸科医生会根据身体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冬病夏治注意事项

1.常规贴药时间为成人4-6小时,儿童3-4小时,请谨记时间,及时祛除药物,如有特殊情况,严遵医嘱。

2.若局部发红、微痒或刺痛、偶有起疱,这是正常贴药后的反应,不必惊慌,当保持局部干燥,医院复诊。

3.不可过度活动及出汗过多,以防药物脱落。

4.不可过食生冷、辛辣、油腻之品。

年三伏时间表

头伏: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7月21日-8月9日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

医院针灸科

医院针灸科

科室概况

医院针灸科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其规模、医疗、科研和教学水医院的标准和要求。目前门诊人数在左右。针灸科现有治疗床22张。目前针灸科有副高职称3人,中级职称2人,其中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6人,每年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各类进修医师1-3人,完成教学任务学时。

科室技术

针灸科学科设置主要在门诊。其中门诊常见病种包括颈肩腰腿痛、失眠、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神经、呼吸、消化系统等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心血管系统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律失常等疾病;呼吸系统包括: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疾病;消化系统:急慢性胃、肠炎、胆囊炎,消化道溃疡,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内分泌系统:肥胖病及其并发症,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痛风,骨质疏松等疾病;神经系统:缺血性脑病,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病等。还有前列腺增生,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小儿多动症抽动症;带状疱疹,痤疮等。

科研成果

近5年来,该科室在科研上联合承担各类科研项目三项,主持国家自然青年基金项目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1项,在公开出版的杂志上发表论文15余篇,其中被SCI收录的2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灸法的临床运用及作用机制、单纯性肥胖等内分泌疾病的针灸治疗、针灸在中风后病人康复中的运用以及针灸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运用等领域。特色及领先医疗项目有:穴位贴敷、穴位埋线、刺络放血等。

END

小编团队

策划审核/程守勤

编排视频图片/张鑫

校对/刘敏

医院新媒体工作室出品

推荐阅读

名家齐上阵,6月24日癫痫多学科义诊到中大……

今日夏至,养生保健请记牢这“三防”……(含视频)

省“千医下乡走万村”行动(盐城)启动,医院28位专家下基层送健康!

速速报名!医院年住培招生开始啦!

梅雨季节来了,小心身体“霉”出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特别报道既能治病又可防病,冬病夏治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