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预防房颤等心律失常问题?
不妨睡个好觉吧
壹
睡眠是健康的基础。美国睡眠医学学会指出,睡眠对认知功能、情绪、心理健康以及心血管、脑血管和代谢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睡眠的时间和质量与心脏健康休戚相关。好的睡眠与充足的营养一样重要。近日发表在JACC上的一项中美研究再证,健康的睡眠模式有助于降低房颤和缓慢性心律失常风险。
这项研究对极具影响力且规模最大的数据平台UKBio-bank中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共纳入名年龄在43-69岁的受试者,研究者应用健康睡眠模式(HSP)评分来定义整体睡眠卫生,其中包括睡眠类型、睡眠时间、失眠、打鼾和白天嗜睡。睡眠差的人评分低,睡眠好的人评分高。
该研究显示,在考虑了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和遗传风险因素后,健康的睡眠模式降低29%的房颤或房扑风险,降低35%的缓慢性心律失常风险。参与者每多一个健康睡眠行为,其房颤、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分别降低7%、9%。不过未发现降低室性心律失常风险。
而且,研究还发现,睡得好的这点益处在房颤遗传风险低的人中更明显。
反之,睡眠不好则可能诱发房颤等心律失常问题。事实上,这也得到相关的研究支持。
医学界证实,睡眠不足或出现呼吸暂停等睡眠障碍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美国科学家发现,睡眠时间短,低质量的睡眠与房颤发病率密切相关。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达特茅斯学院希区柯克医疗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科学家,6年间调查了名,年龄60岁-76岁的美国男性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并发现了名睡眠中伴发房颤的病例。研究者指出,在睡眠时间段或出现呼吸暂停者中,经常会出现心律失常的症状,而房颤就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
贰
那么,怎么算健康的睡眠模式呢?
其中包括每天睡7~8h、通常不失眠、不打呼噜、白天通常不困、早睡早起。
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发布,我国≥35岁居民的房颤患病率为0.71%,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总体发生比例为17.5%。房颤的危害不可忽视。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危险因素之一,但大多是可逆的,而上面的研究让我们知道,健康的睡眠模式有助降低心律失常的风险,建议大家养成健康良好的睡眠习惯,来改善心律失常,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专家建议,为了促进心血管健康,建议成年人每天保持7-8小时的充足睡眠时间,不要熬夜,早睡早起,建立健康的睡眠模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加,睡眠障碍已成现代人的“流行病”,如有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睡眠障碍问题,请一定要及时治疗。
艾维心诺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
如您有健康问题,请随时垂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