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上午,第十二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上,医院张萍教授就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CIEDs)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管理进行了介绍,希望对CIEDs术后心律失常的管理有所帮助。
张萍教授进行学术报告
CIEDs主要包括起搏器IPGs、ICDs、CRT和CRT-D、循环记录仪和血流动力学监测装置等。
一.CIEDs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分类室性心律失常(VA)的类型包括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和持续性室速、室颤。根据血流动力学,VA分为稳定性和不稳定性。按照病因,VA分为无明确病因和病因确切的心律失常,确切的病因主要包括心脏缺血性疾病、心肌病、遗传性疾病、电解质紊乱等多方面。
二.CIEDs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危害室性早搏可触发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PMT),对于植入ICD/CRT-D的患者,室性早搏也可导致双计数,增加ICD不适当放电。持续性室速可增加ICD放电、恶化心功能以及增加死亡率等。
三.CIEDs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评价临床症状是最常见的评价室性心律失常的方式。如果缺乏临床症状,可以通过心电图、腔内电图(IEGM)、直方图、趋势图、Holter、心电记录仪(ILR)等长时程心电记录等方式发现室性心律失常事件。
四.CIEDs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策略CIEDs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策略见下图。
五.现代起搏器对室早的反应模式1.室早后反应模式一
室性早搏之后,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自动延长到ms,防止感知逆传P波,引发PMT,见下图。
2.室早后反应模式二
(1)恢复房室同步性:室性早搏后心房逸搏间期=VA间期+房室间期,以促进自身心房激动出现和增加。如果是一连串的室性早搏,则仅在第一个室性早搏后起作用,见下图。
(2)依托Beat-to-Beat模式转换的优势,预防PMT,缩短长间歇,减少短-长-短现象,见下图。
2.室早后反应模式三
在室性早搏之后,PVARP自动延长至ms,并紧跟一个ms的警觉期,作心房起搏的始动间期,以消灭长间歇,见下图。
六.ICD术后室早对策:避免过感知二连律排除主要用于防止室早二连律和T波过感知导致的不必要治疗。双腔ICD在频率分支前启动,单腔ICD在室上速鉴别标准前启动,二连律排除不需程控,后台有计算心动过速/窦律比(T/S)计数器,见下图。
七.CRT术后室早对策:开启心室触发起搏功能案例:CRT术后频发室早减少心室起搏百分比。
患者,男性,65岁,因扩张型心肌病置入CRT,随访中发现双心室起搏百分比76%,心电图示频发室早,见下图。
处理方式,使用药物控制室早,并开启起搏器心室触发功能。
八.CIEDs术后持续性室速的管理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P)可增加ICD放电几率,ICD术后短-长-短现象可明显诱发室速/室颤。关于ICD放电后的管理策略,即使ICD诊断正确,放电有效,也应分析放电是否必要。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非持续性室速患者,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放电。交感激活为诱发因素的遗传性心律失常,应先予以药物治疗,减少因ICD电击引发交感风暴。
此外,心律失常发生机制不同,ICD参数设置不同。尖端扭转性室速(Tdp)的特点是心室率为~bpm(平均bpm),QRS波振幅与形态围绕等电位线扭转,每5~20个心动周期主波围绕基线扭转一次。应对Tdp不宜设置太多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或者无效,或可能恶化;电击诊断时间可适当延长,让多数Tdp自行终止。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多为持续性单形性室速,应对策略是,充分设置ATP,增加无痛性治疗;注意用药后频率下降,诊断频率应降低。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CPVT)多为双向性或多形性室速,ATP无效,不适当发放加速室速;易发ICD风暴,尽量减少电击,有症状即刻静息;延长快速室速/室颤诊断时间;加强药物治疗。
遗传性心律失常易发生T波过感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