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第十四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顺利召开。会上,来自中国医学科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的张澍教授就“年心律失常领域十大进展”做了精彩报告。
一、无导线起搏系统应用安全有效
无导线起搏器相关的研究有两个,一是Micra经导管无导线起搏系统研究,其目的是评估经导管无导线起搏系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有效性终点是术后6个月随访时具有低(电压≤2V,脉宽0.24ms)并且稳定(植入后起搏阈值增加<1.5V)的起搏阈值,安全性终点是术后6个月未发生与无导线起搏系统相关及手术相关不良事件。
结果显示,植入成功率为99.2%(入组例患者,成功植入例),有效性终点发生率为96%,安全性终点发生率为98.3%;不良事件发生率少于传统的永久性起搏器(4.0%vs7.4%,P=0.)。住院事件(2.3%vs3.9%)和需行植入后调整术的发生率(0.4%vs3.5%)较传统起搏器也明显减少。
Nanostim研究纳入了例具有单腔心室起搏器植入适应症的患者,有效性终点是术后6个月有治疗上可接受的起搏阈值(电压≤2V,脉宽0.4ms)和感知(R波≥5.0mV或≥植入值),安全性终点是术后6个月未发生装置相关不良事件。植入成功率也令人满意,1.3%患者发生心肌穿孔,属于可接受范围。
无导线起搏器经股静脉入路操作相对简单、微创美观、无囊袋及导线植入相关并发症。这两项研究均证明了无导线起搏器系统在人体内使用是安全有效的,为无导线起搏器系统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ICD能有效降低心梗后低射血分数老年患者死亡风险
由于不确定ICD是否能使老年患者生存获益,这使得ICD在老年患者中用于SCD的一级预防备受争议。年发表于《JAMA》的一项研究纳入了例老年(>65岁)、射血分数降低(LVEF≤35%)的心梗患者,以评估在符合ICD适应症的老年患者在发生心梗后1年内ICD的植入率、心梗后1年内ICD植入的相关因素并比较ICD植入患者与未植入者的2年死亡率。
在这例应接受ICD进行一级预防的老年患者中,只有8.1%的患者在心梗后1年内植入ICD;与未植入患者相比,植入ICD的患者中较多曾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住院期间发生心源性休克、出院2周内心脏病发作,有更高的肌钙蛋白峰浓度。植入ICD的患者随后2年的死亡率明显低于未植入患者(15.3%vs26.4%)。在该研究中,ICD植入患者2年死亡风险相对减少的幅度(36%)与在MADITII中观察到的结果基本一致(34%)。该研究结果表明ICD能够有效降低心梗后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死亡风险。
三、50年来房颤的流行病学趋势
年发表于《Lancet》的一项研究纳入了例Framingham研究的参与者,以研究房颤的患病率、发病率、危险因素、脑卒中及死亡趋势。与年至年相比,年至年间男性的房颤患病率从20.4/人年增至96.2/人年,发病率从3.7/人年增至13.4/人年;而女性的患病率从13.7/人年增至49.4/人年,发病率从2.5/人年增至8.6/人年(P<0.0)。
50年间仅通过常规心电图诊断的房颤患病率有所增加,但新发房颤检出率无明显变化。在房颤诊断后20年间的随访中,年至年组脑卒中发生率较年至年组降低74%,死亡率降低25%。该研究结果显示,50年来房颤患病率明显增加,发病率的增加则与检测手段有关,降低卒中和死亡风险需要尽早检出房颤并相应增强危险因素控制和预防措施。
四、改进房颤筛查手段可提高房颤检出率并增加口服抗凝药治疗比例
STROKESTOP研究对瑞士2个地区半数的75~76岁人群(n=)进行了大规模筛查,对无房颤的窦律参与者,采用手持单导联心电记录仪每日两次或有心悸不适时记录心电图,进行连续两周的监测,并由医生决定通过其他的心电检测方式进行验证。一经发现未接受口服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便由医生给予患者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并进行随访。
结果发现房颤患者占筛查人群的12.3%,新检出的房颤患者只有0.5%,通过单次心电图或普通Holter确诊,而连续多次心电记录监测将房颤检出率提高4倍。在筛查人群中,5.1%的房颤患者未进行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筛查后,3.7%的筛查人群开始抗凝治疗。研究结果提示应重新思考目前的房颤筛查手段、真实的房颤患病率及抗凝治疗率。
五、房颤患者围术期弃用桥接抗凝治疗不增加血栓栓塞事件并减少出血并发症
年发表于《NEJM》的房颤患者围术期桥接抗凝治疗研究发现,安慰剂组动脉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与桥接抗凝组相当(0.4%vs0.3%);安慰剂组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组(P=0.)。
六、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不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
右室心尖部起搏(RVA)vs高位间隔起搏(RVHS)仍存争议。为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和高位室间隔起搏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Protect-Pace研究将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n=)及高位室间隔起搏(n=)组,主要终点是2年随访时左室射血分数的改变,次要终点包括死亡、因心衰住院、房颤负荷、BNP水平的变化,6分钟步行试验等。结果发现右室心尖部起搏效果并不差,心功能较差患者需另外考虑;对于心功能正常的患者,不必追求间隔部起搏。
七、附加肺静脉隔离以外其他线性消融能否增加治疗成功率
年发表于《NEJM》的研究发现,肺静脉隔离加线性消融与单纯肺静脉隔离相比并未体现出治疗优势。
八、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效果
以往并没有相关的比较性研究,这是第一项发表于《Circulation》的随机对照研究,纳入余例患者。结果发现冷冻球囊消融术与射频导管消融对阵发性房颤的治疗效果相似,两组患者再发作情况基本一致。这意味着冷冻球囊消融术在未来可能更加普遍的应用于临床。
九、全皮下ICD安全有效
年发表于《JACC》的研究显示,研究组(全皮下ICD)转复成功率、相关并发症与传统静脉导联相比都没有明显差异,甚至更好,证实了其可靠性。
十、阿哌沙班治疗重度瓣膜性心脏病
瓣膜性房颤是二尖瓣严重狭窄和应用人工机械瓣患者发生的房颤,以往认为瓣膜性房颤是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禁忌症,只有华法林对此类患者有效。而最新的研究发现,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与华法林在合并主动脉瓣、三尖瓣、二尖瓣关闭不全相关疾病患者中的疗效是一样的。这意味着医生能够扩大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使用范围。
温馨提示
医脉通投稿邮箱:tougao
medlive.cn请加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