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几个朋友都说自己心脏不太好,却又苦于不知道如何保养,如何调节自己的生活,使心脏恢复健康。本文寻找到几个传统养生动作,来针对心脏的健康进行养生,长期坚持,方可达到最佳的效果。
针对内脏器官的锻炼和按摩需要一个长期坚持和循序渐进的过程,长时间有规律的调理过程,方可达到理想的效果。
这里设计的动作需要每天对身体进行坚持锻炼,进而改善和提高人体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让我们的身体健康而富有活力。这些动作都是依据脏腑器官的生理特征,有针对性的设计,从“外在”带动“内在”,由开入合,内外平衡,故而内炼脏腑之脉,外修筋骨之肌肉。
心脏是人体中最重要的一个器官,好比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发动机。心脏的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注意。首先是胸闷,即胸部闷胀呼吸不畅,有些人会感到阵阵刺痛感。其次是失眠、心悸,心悸常伴有胸闷、气短、健忘、眩晕等症状。
传统中医学认为,失眠、心悸与气血不畅、思虑过度密切相关。对于心脏的日常锻炼、保养及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至关重要。
动作一:平心舒展引导
两脚平行开立,略宽于肩,膝关节成直立。上体正直,双手掌心向上,随着吸气,双手缓慢向上升抬至胸前。右手变为立掌向右平推,右臂展直,同时左臂屈肘向左拉回,左掌掌心向下,停于左胸前,如拉伸状。伸展时眼随立掌移动,同时配合缓慢呼气。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两秒后,随呼气双手缓慢下落,左手在下,双手叠掌汇于下丹田处。反向重复动作,左右交替练习各七次。动作出处及依据:《八段锦》
疗效作用:平心舒展引导动作能够增强心脏动力,调节心跳频率,起到镇静平息,令胸口舒缓的作用。
动作二:强心通脉引导
两脚平行开立,略宽于肩,膝关节成直立。随吸气,两臂向前伸直,手掌向上并紧握双拳。随呼气,两臂下落同时双掌合十,停于上丹田。深呼吸,同时双掌外翻并向头上伸举,停留2秒钟。随后立掌,双臂由两侧下落,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双手叠掌汇于下丹田处。动作反复重复15次。动作出处及依据:《八段锦》
疗效作用:强心通脉引导动作能够提升心肺功能,增强心脏动力,促进心脏供血功能的循环,对调节心律失常、治疗心绞痛及头晕、气短等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动作三:按揉内关穴
站立或端坐于椅子上,将左手按于右臂内关穴(前臂内侧,腕横纹上两寸,即三指宽度,两筋之间)。用力顺时针按揉15次,逆时针按15次(共30次)。换用右手按揉左臂内关穴,重复前述动作30次。动作出处及依据:《黄帝内经》
疗效作用:按揉内关穴能够起到镇静平息,令胸口舒缓的作用,还能理气、养心安神,镇静止痛。对心痛、心悸、失眠、热病、眩晕及中风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平时要注意保护心脏。控制体重,减少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的患病率。戒烟限酒。少去人群密集场所,避免病毒交叉感染。饮食做到“三低”(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
适量运动,有利于提高心脏功能。运动有利于增强心脏功能,促进人体正常生理代谢。同时对促进脂肪代谢,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也有重要作用。对于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应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而选择适量的体力活动,可以考虑慢跑。
规律生活,充分放松身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自身的心情愉悦,避免情绪大幅起伏和身体过度疲劳。
最后,适量食用杏仁,薏仁,黑芝麻,黄豆等益心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