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断有50岁左右的粉丝询问高心率跑步的问题。今天,发一篇这方面的文具体回答一下,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一旦上了岁数,身体各项指标都会走下坡路,他们的运动能力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如果到了50岁还不重视体育锻炼,把有氧慢跑操练起来,不仅你的身体健康会受到威胁,更重要的是再想跑起来就会力不从心了。
因为你的最大心率会下降的厉害。你即使跑起来像是在慢跑,可跑步时的心率却已经来到无氧心率区间以内,甚至于逼近最大心率的上限了。
可惜的是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如此跑步的危害性。他们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在体感上并没有出现不舒服的情况,这样跑下去应该没问题。因为低心率跑步实在是太难熬,太不爽了。
这样做是不对的。
心脏是发动机,也是生命之源,心脏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跑步时心率越接近最大心率的上限,代表着心脏的负荷越大。心脏长期以超负荷的方式工作,那可不是什么好事,会给身体带来全方位的影响。
会造成心肌的损伤,会诱发心律失常。如果本身存在心脏问题,还容易引起心脏供血不足,诱发心绞痛。体内还会产生过多的自由基,它们会攻击正常的组织细胞,使人变得虚弱,容易生病,产生早衰现象。
肌肉和骨骼也会因承受不了重压而出现各种问题。而疲劳也会如影随形,延长身体恢复时间,影响睡眠质量,使人变得没有精神,失去活力。
因此,为了身体的健康,我们在平时跑步时要做到把心率始终控制在有氧区间以内,不让它进入到无氧区间以内去。这样的运动强度才是适中的,属于有氧慢跑。有氧慢跑完全在心脏,在身体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才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同时又能避免你受到运动伤害的侵袭。
50岁的人平时跑步就更应该以有氧慢跑为主了。
那么,50岁的人在进行有氧慢跑时,应该把心率控制在那个范围内呢?
应该在最大心率的60%~80%之间。
关于最大心率,还是有梗的。
网上随便搜一搜,都是教你用-年龄去算。事实上只要跑过心率跑法的跑者都知道,这个计算方法非常笼统,并不严谨。
因为受先天因素以及后天锻炼程度影响,每个个体之间的最大心率是存在着较大差异的。
相同年龄的两位跑者,有可能其中一位的最大心率为次/分钟,而另外一位也有可能为次/分钟。
所以,为了得到一个准确的数值,最大心率还是自己亲自去测量一下吧。
也不麻烦。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你可以找一处长约m左右的坡道,尽自己最大努力,连续冲刺三次到坡顶,其中一次最高的心率就是你的最大心率。
如果测得的最大心率为次/分钟。那么,你的有氧心率区间就在次/分钟~次/分钟之间。
这还没完,还有一个目标心率的问题。
目标心率取中间值,是你最大心率的70%,也就是次/分钟这个值。
大多数50岁人的目标心率应该在次/分钟~次/分钟之间。
总结一下。
你平时有氧慢跑应该始终围绕着目标心率去跑,注意上限不要超过目标心率10个点;每次跑步40~60分钟;每周跑4~5次。
跑步时候的感觉应该是一边跑步一边能顺畅地说出一句话,鼻吸口呼,跑的过程很轻松,跑完以后有还想跑的冲动。
跑完后身体没有明显的疲劳感,能够很快入睡,且睡眠质量很好;第二天早上醒来,静息心率依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可以继续跑步。
即使一开始配速很低,像蜗牛在蠕动,但你也要咬牙坚持这样跑下去。随着有氧能力的逐步提高,你在目标心率下的配速就会越来越高。你的身体将会越来越健康,你也会真正地爱上跑步,离不开跑步了。
作为一位50岁的人,用这种方式开启跑步之旅,你也就真正地跑上了健康之路。
来吧,一起跑起来!
我是山水之墨白,一位跑者,很高兴与大家分享跑步知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