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章然通讯员项建锋
不少人都觉得打呼噜等于睡得香,殊不知,这可能是一种危险的信号。
杭州萧山40岁的刘先生(化名)万万没想到,打呼噜竟然差点要了自己的命。
近年来,刘先生夜间入睡后鼾声震天,且时常憋醒,刘先生以为只是工作比较累,睡得香。家人也一直没有引起重视。
但近日,家人发现,刘先生入睡后出现频繁呼吸停顿,而且口唇发紫、发黑,呼之不应。
刘先生于是来到杭州医院救治。
经过医生诊断,刘先生最终被确认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紊乱疾病,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出现口鼻呼吸气流消失或明显减弱,可引发多系统损害,易发生夜间猝死,需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
刘先生进了ICU进行治疗。
经医院重症医学科和呼吸内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刘先生终于拔除气管插管、停用呼吸机,改为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并于几天后顺利康复出院。
重症医学科主任余鹏说,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在睡眠时经常出现呼吸暂停、夜间憋醒等,就应该及时就医。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临床表现睡眠时可出现间歇性鼾声、习惯性打鼾,目击性呼吸暂停、窒息发作,夜间憋醒、夜尿增多;晨起后可有头痛、口干,白天嗜睡;易发生交通意外;出现性格改变、易激惹、智力减退或记忆力下降等表现。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及各种远期并发症:由于夜间出现反复的呼吸暂停及间歇性低氧血症,久之可出现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及各种远期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肺动脉高压、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脑梗死、内分泌疾病(代谢综合征等)、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等。
这些患者常表现口咽较正常人小,悬雍垂粗长,舌肥大或舌根后置,扁桃腺肥大等,有的可合并鼻炎、鼻息肉、鼻中膈弯曲,少数患者颈短粗或合并下颌后缩、小颌畸形等。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