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常航居士
TUhjnbcbe - 2024/8/31 16:58:00
主治白癜风疾病 https://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一)中医学

1.病因病机 

现代中医药学者将心律失常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大致可分虚实两方面,虚为气虚、阳虚、阴虚、血虚,属心失所养;实为气滞血瘀、瘀血阻滞、痰热瘀阻,属心脉失养,心神不宁。

气阴两虚为基础,而气滞血瘀、瘀血阻滞、痰热瘀阻等则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病理改变,二者互为因果,具有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病理特点。

关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认识,历代医家多从虚实两端入手,虚者多为心、脾、肾之阳虚,气血生化乏源,推动无力;实者多因气滞血瘀,寒湿痰浊,导致血行不畅。

钟立达从心肾论治,心肾阴虚者,滋其阴;心肾阳虚者,补其阳;心肾不交者,交通心肾,如发现心悸患者还常夹杂痰瘀、气滞血虚等情况,应在滋补心肾的基础上,加活血补血、行气化痰的药物。

2.辨证分型 

本病的中医辨证分型还没有统一标准。临证时各家多有独到见解,综观各家之言,皆不离本虚标实的病机本质,脏腑气血阴阳亏虚,痰瘀火热之邪兼夹而发。临床上多数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具有明显的热象,主要为阴虚火旺及阴虚痰热之象。我们对例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辨证分析,结果表明以气阴两虚为主,其次为痰浊壅塞、气滞血瘀、心肾阳虚。该病的发生多与年老体虚、耗伤气阴、气阴两虚有关。气虚推动无力,血行不畅、迟涩,瘀阻脉络;阴虚,心脉失于濡养,导致心的搏动节律减慢。

3.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应特点

(1)整体调节:整体调节体现在多离子通道阻滞和非离子通道调节,中医学讲“治病必求于本”,心律失常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心肌缺血造成,结果表明中医药在调心律的同时,可以改善心肌缺血、心功能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有学者研究证明,稳心颗粒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增加缺血心肌的血供,改善心肌能量代谢,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抑制血小板凝聚等作用。

(2)快慢兼治:中医药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还体现在快慢兼治上,结果表明中医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均有效。经膜片钳技术证明稳心颗粒对于室性心律失常具有多通道离子阻滞剂(Na+、K+、Ca2+)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参松养心胶囊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主要包括多离子通道阻滞和非离子通道调节。

(二)西医学年8月欧洲心律协会、美国心律协会和亚太心脏节律协会联合发布了《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该共识对各种室性心律失常都规范了诊治流程。强调首先应确定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并以流程图和表格的形式列出了对基础心脏病检查的方法及其意义。提出“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常由心脏病而非心律失常所致,因此推荐对基础心脏病和危险因素进行最佳治疗”。检查诊断项目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超声心动图和实验室检查等。如这些检查不足以明确病因,可根据需要做动态心电图、信号平均心电图、运动试验、冠脉造影、心脏核磁共振、基因检测和侵入性电生理检查等。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常航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