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快报
新快报讯75岁的王奶奶(化名)近期由于频发心悸和胸闷被医生诊断为房颤,需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考虑到常规的药物需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剂量,且由于容易引起甲状腺、肺部等不良反应需长期监测。同时,患者年纪偏大,需服用多种药物,在药物选择上应选取更为便捷的药物,确保患者不易漏服。医生给王奶奶开出了抗心律失常新药迈达龙。近日,全国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分别开出了迈达龙的当地首张处方。
年3月19日,抗心律失常药物迈达龙盐酸决奈达隆片正式在中国上市,用于有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病史的窦性心律患者,减少因心房颤动住院的风险。同时,迈达龙中国上市会也以线上的形式隆重召开。两岸顶级专家在会上共同探讨房颤诊疗新趋势、迈达龙临床优势及真实世界应用等热点话题,助力房颤管理迈入新征程。
房颤患者更优的治疗选择
首都医科医院马长生教授介绍:"我国房颤管理面临临床确诊率和患者患病知晓率较低,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欠规范等挑战。这些临床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就无法获得一个理想的临床结局。迈达龙的上市进一步满足中国房颤患者用药需求,开启了中国房颤治疗的新局面。"
迈达龙是唯一被证实能够显著减少房颤患者心血管事件住院或全因死亡复合终点风险的节律控制药物,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更优的治疗选择。ATHENA研究——一项纳入例伴有额外死亡风险因素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AF/AFL)病史的窦性心律或将转为窦性心律的患者的随机、双盲、国际多中心、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显示,迈达龙可使房颤患者心血管事件住院或全因死亡复合终点风险降低24%。同时有研究表明(ADONIS研究),迈达龙可维持窦性心律长达天,(EURIDIS-ADONIS研究联合分析)使房颤患者的1年复发风险降低25%。
马长生教授指出,相比我国现有的节律控制药物,迈达龙长期安全性更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适用人群广泛。而且拥有详实的安全性数据,是包括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房颤管理指南在内的国内外多个权威指南一线推荐的阵发/持续性房颤患者长期节律控制药物。
房颤检出率有所增加,我国有千万左右患者
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吴书林告诉记者,我国目前估计有万左右的房颤患者,房颤有的有症状,有的无症状,有症状的患者主要是心悸、气短。近几年来,房颤的检出率有一定提高,尤其是现在随着线上设备如可穿戴设备的面世,房颤的检出率有所增加。"当然也有部分房颤患者首先是在神经科或因为中风急诊后才检出,虽然不多。因此,我们要提高房颤的患者知晓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新发患者人数仍在持续攀升,35岁以上居民房颤患病率达0.7%,房颤已成为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房颤显著增加脑卒中、心力衰竭等不良结局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吴书林表示,在神经科中风的病人里,20%左右是房颤引发的。这部分病人可通过心电图、心律或其他检查发现房颤。对他们来说,先要按中风来治疗,之后再考虑房颤与中风结合起来进行治疗,如果有抗凝治疗适应症,须及早考虑抗凝治疗,或采取一些针对性治疗。
哪些人需要特别警惕房颤?吴书林表示,第一是有心悸症状的,第二是年龄大于60岁或65岁左右的群体,第三是合并基础心脏病的,第四就是甲亢患者,这些人都需要高度警惕房颤,应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或是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心电监护。
房颤治疗强调ABC,还要注意防复发
吴书林指出,房颤治疗强调ABC,A就是抗凝治疗,B就是对症状进行控制,包括心室率控制与节律控制。节律控制就包括恢复窦性心律和维持窦性心律,节律控制里面有自动复律、药物复律、电复律或是导管消融。这些患者都有复发可能,维持窦性心律主要还是靠药物。另外一个就是C,即对生活方式的干预和危险因素的控制,这也很重要。药物里面有胺碘酮、普罗帕酮、索他洛尔等药物。"现在迈达龙作为一个新秀,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希望,它兼顾了房颤治疗,兼顾了有效性,特别是安全性更高。"
房颤治疗后有一定复发可能。数据显示,阵发性房颤复发率约为10%,持续性房颤复发率相对高一些,大约是20%。吴书林表示,复发的原因有很多方面,第一个是手术本身,主要是消融过程中可能有一些点或线打得不够;第二个复发原因是合并了一些心脏病或是心肌纤维化;第三个原因就是老年人心肌纤维化,合并多种心血管疾病或其他疾病的,复发率就会高一些。"复发以后可以考虑一个是药物治疗,恢复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另一个是可以考虑再次导管消融。当然复发以后对病人的打击是比较大的,我们需要跟患者充分沟通,以患者为中心,决定下一步治疗是药物还是消融,还是综合治疗。"
据了解,为了帮助确诊为阵发性/持续性房颤的患者缓解症状、预防心血管及卒中事件再发、提高依从性,赛诺菲于年3月在全国开展"迈动心生患者关爱项目",现已开放申请,为符合申请条件的患者提供用药及复诊提醒、患者教育及长期用药保险支持等服务,致力于为房颤患者提供最全面的疾病管理服务,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采写:新快报记者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