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V-AECMO为生命护航,医院成功抢救心跳骤停患者
ECMO即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心肺”,是使用体外离心泵及膜肺短期代替患者受损的心肺功能,让患者心脏或肺脏得到一定程度休息,从而达到最终恢复的手段,是目前重症可逆性心、肺疾病的高级治疗方法。日前,医院重症医学科运用V-AECMO成功救治一名心源性心跳骤停、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老年患者。
3月9日17时25分,重症医学科转来一名反复出现室颤、心跳骤停,经抢救恢复自主心律的患者。患者表现为重度呼吸循环衰竭,在高水平机械通气支持及大剂量升压药联合维持下,患者的循环、氧合情况都很差,反复出现室颤,心脏停搏,经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抢救措施,患者于23点30分恢复心律,但循环及氧合情况仍持续恶化,再不控制住病情患者将面临死亡。
重症医学科团队在科室副主任黄辉权带领下,对患者病情进行详细的评估后,认为该患者病情危重,运用V-AECMO治疗是最优选择,且其病情符合V-AECMO治疗指征。重症医学科团队立即与患者家属沟通,家属同意行ECMO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黄辉权主任迅速召集ECMO团队成员,启动上机流程。
3月10日凌晨2时15分,在黄辉权统一指挥协调下,ECMO小组成员开始启动上机流程。ECMO小组成员分工明确,管路安装预充及动静脉穿刺置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黄宝雍主治医师经超声评估双下肢股动静脉血管情况后,决定选择左侧股动、静脉为穿刺置管点,并给患者备皮、消毒、铺巾,黄辉权、黄宝雍、覃祥冠三位手术医生默契配合,在超声定位下很快成功置入股动脉和股静脉管及远端灌注管。紧接着再次超声确认置管深度及位置,稳妥固定管路及连接循环管路,于2时40分成功转机!随着血泵运转,暗红色的静脉血流经膜式氧合器后,富含氧气的鲜红色动脉血输入患者体内,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合情况有了明显改善,血管活性药物用量逐渐下调,血乳酸也慢慢下降,监护仪显示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患者呼吸循环衰竭终于得到有效控制并好转。
ECMO运行管理中常见出血、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为此,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制定了一系列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为了防止膜式氧合器及管路形成血栓影响治疗顺利进行,ECMO运行期间必须使用肝素全身抗凝,但如果肝素抗凝过度,存在脑和消化道出血等致命后果的可能,需要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并随时调整肝素用量。黄辉权、黄宝雍、覃祥冠医师以及护士刘常严、吴秀坪主动要求在科室加班监护患者,连续2天2夜监护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合情况终于平稳。3月12日,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患者意识恢复清醒,未再出现心律失常,生命体征平稳,心功能恢复,ECMO顺利下机。接着于3月15日停用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患者病情稳定,于3月17日转出重症医学科继续治疗。
重症医学科团队带患者进行CT检查
为顺利安全开展此项技术,重症医学科从年开始陆续派出多名医护人员外出进修学习ECMO技术,并于去年底组成ECMO团队,制定了相关制度、流程,多次组织进行操作流程和应急演练,不断优化流程和应急预案。此次重症医学科成功开展V-AECMO治疗技术,填补重症医学科在这一技术领域的空白,标志着医院在危重症呼吸、循环支持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患者顺利转科
来源:重症医学科
编辑:黎永清
审核:龙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