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是把“双刃剑”,用得好是祛病良药,用不好反而会危害健康。很多糖尿病患者对所用药物的适应证、不良反应等不了解,合理用药的情况不乐观。对降糖药物认知存在很大的误区,认为“吃药多了伤肝肾”、“用胰岛素会成瘾”、“中药治疗很除根”等。这歙糖尿病治疗长期不能达到理想的水平,导致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的人甚至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降糖药的选用顺序
从病理改变的过程来看,2型糖尿病的发展包括四个代表性的阶段:早期血糖正常一胰岛素代偿性高分泌阶段→糖尿病前期(血糖轻度升高)→胰岛素分泌不足阶段→胰岛素分泌缺乏阶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阶段,在选择降糖药的策略上应当有所区别。
正常血糖一胰岛素代偿性高分泌阶段主要的问题是胰岛素抵抗,所以,进行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即“饮食+运动”,就能消除引起胰岛素抵抗的原因,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而不需要使用降糖药。
在糖尿病前期阶段,血糖已经轻度升高,这说明不仅存在胰岛素抵抗,还存在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的情况。这时就要保护胰岛β细胞,减轻胰岛素抵抗了,因此,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非胰岛素促泌剂和肠促胰素类药物,目的是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而如果病情已经发展到胰岛素分泌不足阶段,则需要使用胰岛素促分泌剂,必要的时候可以联合使用基础胰岛素,通过多重机制来降血糖。
如果病情发展到了胰岛素缺乏阶段,很明显,为了满足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此时就要以胰岛素治疗为主、口服降糖药治疗为辅了。
治病求本,保护胰岛β细胞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紊乱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机制,因此,早期保护胰岛β细胞,延缓其功能进一步衰退,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早诊断、早治疗,血糖控制要达标。对于45岁以上的人群,应每年进行糖尿病筛查,以尽早发现无症状的糖尿病。将血糖控制在达标范围,使胰岛β细胞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同时,减重、调脂治疗也是保护胰岛β细胞的基本措施。另外,对于初发糖尿病而且血糖比较高的患者,早期应用胰岛素及其类似物可以减轻糖毒性,有效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
多面出击,早期联合用药
“能用一种药物控制住血糖就坚决不用两种”,这种想法在糖尿病患者中比较常见。要走出这个误区,就要先理解早期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糖药的好处。选择作用机制互补的两种或多种降糖药进行治疗,不仅会使血糖更容易达标,还可以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而且还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比如,一名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目前服用磺脲类降糖药,如果选择将磺脲类药物加量,则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的风险均会增加,而如果加用双胍类降糖药,则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扬长而避短。
平稳降糖,避免低血糖
在血糖的控制过程中,强调的是缓慢、平稳地将血糖控制达标,避免低血糖的发生。长期反复发作的严重低血糖可以导致糖尿病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出现反应迟钝甚至痴呆,性格及精神异常,并可能诱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脑卒中等。正如一位美国糖尿病专科医生所言: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就可能抵消他一生良好血糖控制所取得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