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治疗心律失常的3个中成药,不含西药成分,
TUhjnbcbe - 2024/6/6 17:56:00

本文出自“南开孙药师”,用于医药科普,供参考。治疗心律失常的3个中成药,不含西药成分,一文总结:

1、稳心颗粒:心律失常主要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是激动产生于窦房结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或节律异常。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常见的发病原因为缺血性心脏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有研究发现,心肌缺血越严重,患者心律失常的频率越高。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肌的代谢发生变化,进而减少线粒体的氧化代谢,增加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水平,降低心肌节段对儿茶酚的反应,可能进一步影响钾通道、钙通道、缝隙连接蛋白、交感副交感神经。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常表现出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等,严重患者甚至出现晕厥或猝死,缺血性心律失常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稳心颗粒为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为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稳心颗粒中的党参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还能有效降压、抗缺氧,增强人体免疫力;黄精具有抗氧化、止血的功效;三七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琥珀、甘松能行气活血、镇静安神。几种药物合用,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功效。稳心颗粒主要适用于气阴双虚、心脉瘀阻导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胸闷胸痛等症状,也适用于室性早搏、房室早搏。稳心颗粒能有效对血小板的聚集作用进行抑制,降低患者血液的粘稠度,对患者心肌血流量进行提高,改善患者的缺血症状,进而使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缓解和消失。稳心颗粒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不仅具有抗心律失常功效外,还可以经过改变心肌缺血、消除心律失常引起的生理病理技术而出现间接性抗心律失常的功效,对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造成的各种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更好。2、参松养心胶囊:心肌电生理紊乱是引起患者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如果患者缺血或缺氧都会导致患者心肌能量代谢发生故障,我国医学将心律失常归根到“心悸”范畴内,心神不宁、心失所养、气血阴阳亏损是导致其发病的主要原因。然而患者气血阴阳亏损则会引起患者心失所养,从而导致心悸疾病的发生,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则会伴随血瘀郁热的出现。将参松养心胶囊应用到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该药物具有清心养络脉、安神活血的功效,正好对症心悸疾病的临床症状。参松养心胶囊的重要药物成分为:麦冬、人参、酸枣仁、赤芍、黄连、龙骨、五味子、山茱萸、桑寄生、土鳖虫、丹参、甘松等中药。从中医的角度讲,人参、麦冬以及五味子具有益气养阴的功效,从西医的角度讲,其具有调节自主神经、降低心肌细胞的自律性以及改善患者心肌细胞代谢的功效;山茱萸具有补血敛精的功效;桑寄生是大补的药物,可抗患者心律失常;酸枣仁可对乌头碱、氯化钡导致的心律失常进行有效治疗;土鳖虫具有降低患者心率的药理功效;丹参和赤芍具有活血通络的功效;黄连具有清心安神的功效;甘松对各种物质诱发导致的心律失常能进行有效抵抗;龙骨具有安神的药理药性。因此将上述药物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合用,可对患者出现的失眠多梦、心悸、气短无力等临床症状进行有效改善,对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的次数进行有效降低。3、心速宁胶囊:室性期前收缩为临床常见心律失常,可发生于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患者。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其室性期前收缩如无明显症状,原则上无须治疗;对于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首先须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发因素。当患者感到明显心悸,室性期前收缩发作频繁,或呈多源性,成对或连续出现,导致心脏射血量减少、血流动力学障碍时,应给予积极治疗。目前,治疗室性期前收缩药物较多,但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此外,由于随着年龄增高,中老年人罹患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的危险性增加,加之药物本身促心律失常及对心脏功能的抑制作用,使得中老年人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耐受性和依从性较差,因而限制了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在临床的应用。临床研究提示,心速宁胶囊在心肌炎合并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室性期前收缩次数,且不导致新的心律失常发生,克服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中医学认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重要病机为“痰热扰心,心脉不续”。心速宁胶囊是一种抗心律失常的纯中药制剂,其方剂由黄连、半夏、茯苓、枳实、常山、莲子心、苦参、青蒿、人参、麦冬、甘草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复脉,宁心定悸之功效。方中半夏、黄连并为君药,可清热化痰;臣以常山、莲子心助君药清热化痰并清心安神;佐以枳实、茯苓理气渗湿化痰;人参益气养心复脉;甘草为使,调和诸药;同时黄连、半夏、常山尚能辛开苦降,与枳实共同畅达气机,使脉气调达相续。

1
查看完整版本: 治疗心律失常的3个中成药,不含西药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