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乏听说各样的传闻,年轻的妈妈结束照看孩子后晚间玩手机意外猝死;因为情绪激动而突发恶疾心脏停止跳动,离开人世;因为通宵整夜意外猝死……
诸如此类的噩耗在社会上不绝如缕,令人心痛震惊,平日里看着十分健康与正常无异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导致猝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猝死前会有什么信号吗?有什么可以预防猝死的办法吗?
01猝死的数据已经十分惊人,原因为何?
(1)心源性猝死
大部分的猝死的诱因都是由心源性猝死导致的,心源性猝死是指因心脏原因而导致的突然意识丧失及血液循环戛然而止,一般会在发作后6小时内死亡。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主要机制是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颤。所谓室颤指的是指由于心室肌细胞活动异常而导致的快速而无规律的收缩,心脏因而不能有效地泵出血液,导致血压下降。
因患冠心病导致不幸是最常见的病因,占心源性猝死的80%以上。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它指的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冠状动脉血流不足或中断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慢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生的原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肥胖、缺乏运动、遗传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得冠状动脉变窄或处于被堵塞的状态,从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当冠状动脉发生急性血栓形成或破裂时,就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这是冠心病最严重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年全球死亡人数中,因患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32%,是导致死亡最主要的原因。全球每年因心源性猝死而死亡的人数约有万人以上,这个数据是十分惊人的,也是令人震撼的!
通过分析不同地区和人群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心源性猝死在世界上发生的概率也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和城市地区的心源性猝死发生率较高,而发展中国家和农村地区较低。这与经济水平、医疗资源、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都离不开关系。
而且,男性往往比女性更容易发生心源性猝死,这可能与男性更易患冠心病、更多吸烟饮酒、承受更大的工作压力等因素有关。除此之外,经过统计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老年人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但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因为过度劳累、不良生活习惯、精神压力等而发生心源性猝死。
虽然冠心病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但需注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心脏病也可能会导致心源性猝死。
如心肌病,一种因遗传或非遗传性因素而导致的原发性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的一组疾病;再如心脏电生理异常、心脏结构异常等疾病,这些疾病都会影响正常的血液流动与氧气供应,从而引起心肌缺血或坏死,诱发室颤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致命性心律失常,最终导致不幸而亡。
(2)非心源性猝死
除了心源性原因导致猝死之外,还有一些非心源性因素也可能会导致猝死。
1.呼吸系统原因:包括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栓塞、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它们都会导致呼吸困难、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等,影响心脏功能,诱发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2.中枢神经系统原因: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癫痫等,它们都会导致颅内压增高、脑缺血缺氧、神经反射异常等,影响心脏的神经调节,诱发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
3.内分泌系统原因:包括甲亢、甲减、糖尿病等,它们都会导致代谢紊乱、电解质失衡、内环境失调等,影响心肌代谢和收缩功能,诱发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4.意外中毒原因:包括药物中毒、毒物中毒、食物中毒等,它们都会导致心肌损伤、电解质失衡、酸碱平衡失调等,影响心肌兴奋性和传导性,诱发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
5.暴力或意外原因:包括创伤性伤害、触电事故、溺水事故等,它们都会导致机械性损伤、电击伤、窒息等,影响心肌功能和血液循环,诱发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
02猝死前有征兆吗?有什么信号?
虽然猝死的定义是突然发生的死亡,但并不是所有的猝死都是完全没有任何预兆的。事实上,许多猝死患者在发作前会有一些不同程度的症状或体征,只是可能被忽视或未能及时就医。根据一项对美国成年人的回顾性调查,在发生心源性猝死前一个月内,有92%的患者有过至少一种症状,其中最常见的是胸痛、呼吸困难、晕厥和心悸。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以下一些可能与心脏相关的不适或异常情况,应该引起高度警惕,并及时就医检查:
胸部不适:包括胸闷、胸痛、胸部压迫感等,尤其是在运动后或情绪激动时出现或加重的。这可能是冠心病的典型表现之一,也是最常见的心源性猝死的前兆。胸部不适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放射范围、伴随症状等都有助于判断其原因和严重程度,应该详细描述给医生。
呼吸困难:包括呼吸急促、呼吸短促、呼吸困难等,尤其是在平卧或半卧位时出现或加重的。这可能是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之一,也是常见的心源性猝死的前兆。呼吸困难的程度、发生时间、持续时间、诱因、缓解因素等都有助于判断其原因和严重程度,一定要详细描述给医生。
晕厥:指突然发生的意识丧失和肌张力丧失,持续时间短暂,可以自行恢复。导致晕厥的原因有很多,有一些是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例如心律失常、心脏阻塞等,而这些都是可能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有关晕厥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诱因、伴随症状、恢复情况等各种细节等都有助于判断其原因和严重程度,应该详细描述给医生。
心悸:指对自己的心跳感觉异常,包括心跳过快、过慢、过强、过弱、不规则等。心悸的原因也很多,其中一些是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例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这些也是可能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
03有什么避免猝死的做法呢?
猝死是不可预测事件,但并不是完全无法预防或减少发生的可能性。根据不同的人群和风险水平,有以下一些避免猝死的做法:
对于一般人群,主要是通过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心脏问题尽可能降低猝死的风险。
具体来说,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不吸烟或戒烟:吸烟是冠心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也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可控制因素之一。吸烟会导致动脉硬化、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等,增加冠状动脉阻塞和心肌缺血缺氧的风险。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
2.适量饮酒或戒酒: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是双刃剑,适量饮酒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利于预防动脉硬化,但过量饮酒则会导致血压升高、心肌损伤、心律失常等,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风险。一般来说,每天饮酒量不应超过25克,而且应该避免一次性大量饮酒。尤其是对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最好是完全戒酒。
3.均衡饮食: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预防和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可以保持健康的体重和身体状态。一般来说,应该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鱼、肉、蛋、奶、豆制品、水果、蔬菜等,少吃富含脂肪、糖分和盐分的食物,如油炸、甜食、咸食等。另外,应该避免暴饮暴食,保持每日三餐规律,不要过度节食或暴食。
4.适度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肌功能,改善心血管系统的适应能力,降低冠心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一般来说,每周至少应该进行分钟的中等强度或75分钟的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自行车等。运动时应该注意逐渐增加运动量和强度,避免突然剧烈运动或超负荷运动。运动前后应该做好准备活动和恢复活动,保持良好的呼吸节奏和水分补充。对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运动前应该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5.管理压力:过度的精神压力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管收缩等,增加心肌耗氧量和缺血风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正确面对和处理各种压力源,如工作、家庭、人际关系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缓解压力,如倾诉、娱乐、放松、冥想等。
对于高危人群,除了上述的做法外,还应该根据医生的指导,规范用药和治疗,遵守医嘱和建议,定期复查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一些难以用药物控制的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的患者,也可以考虑进行一些有创的治疗方法。
发生猝死的原因是多样的,猝死也是一件令亲人十分痛心的事情,因而一定要做好日常的防护来预防或避免这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