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冠心病 [复制链接]

1#

为什么看起来健康的年轻人会突然猝死?调查显示,我国约八成的白领处于过度疲劳状态。慢性疲劳应激,既是中青年人早发冠心病的病因,也是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重要诱因,在导致猝死的原因中,冠心病猝死占比最高,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被称为人类的"第一杀手"。

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时也叫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的心脏病。冠状动脉是唯一供给心脏血液的血管,其形态似冠状,故称为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同全身所有血液循环的血管一样,可发生粥样硬化改变,造成供养心脏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即为冠心病。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及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冠心病有哪些症状?冠心病的症状要根据临床类型来定,冠心病分为以下五种类型:1、隐匿型冠心病或无症状型冠心病,患者有心肌缺血的证据,比如说体检时心脏彩超表现为心脏室壁运动不协调、心电图ST段缺血性改变等,但是没有相关的临床症状,因此称为无症状型心肌缺血,这时候患者是没有任何症状的。2、心绞痛,是由于一过性心肌供血不足所致,常常会有胸骨后或心前区阵发性的疼痛,伴有胸闷,持续几分钟后,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可以缓解。3、心肌梗死,严重而持续的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坏死,胸痛发作的程度较重,持续时间更长,常常超过30分钟,伴有大汗、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临床症状。4、缺血性心肌病,表现为在长期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的基础上出现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被视为长期心肌缺血引起心肌纤维化造成心脏结构重构和电重构,临床上往往会出现胸闷、心悸、气短、活动后呼吸困难或者下肢水肿等。5、猝死型冠心病,为缺血心肌局部发生电活动紊乱而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所致,如心室颤动、室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哪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冠心病?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供应心脏的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所以,临床上所有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要均应尽可能的进行严格的控制。

临床上常见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

最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此外有吸烟、家族遗传病史或者高龄,都是导致动脉硬化的高危因素。因为在有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非常容易破裂,特别是软斑块,出现斑块内出血、局部血小板激活、血管内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堵塞,从而出现心肌梗死。同时到达一定的年纪如果出现动脉硬化,情绪激动、血压波动会导致动脉内膜撕裂,然后引起血栓的急性形成就会导致出现冠心病,甚至急性心肌梗死。如何治疗冠心病?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搭桥手术。

●药物治疗

药物是治疗冠心病的基础。无论是否接受手术治疗,冠心病医院接受规范的医学治疗,并坚持长期规律服药。医生会根据你的病情开具相关药物进行治疗。

主要治疗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是抗血小板凝聚,防止血栓的形成,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等药物。

抗心肌缺血药物主要用于减少心肌耗氧量、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缓解心肌缺血,如比索洛尔、尼可地尔等。

调脂药物确诊冠心病后,无论血脂是否升高,都需要服用调脂药物,并且要坚持服用,该类药物为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等。

抗心绞痛药物主要作用是预防发作、缓解症状,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等。

●内科介入性治疗----支架植入治疗

通过局部麻醉后穿刺手腕的桡动脉或者大腿根部的股动脉并从血管穿刺处插入一根非常细的鞘管,在通过鞘管送入一根细小的指引导管到达冠状动脉开口,在通过导丝把支架送入冠状动脉狭窄处,在冠状动脉造影的帮助下置入支架,支架支撑开后使血管腔扩大,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改善心脏缺血,该手术为微创、手术创伤小,预后恢复快,常常可以术后第二日就可以出院。

●外科手术治疗—搭桥

从身体其他部位(常常为大隐静脉)取一根自身的血管或者是用人造血管替代品,从主动脉或锁骨下动脉重新连接到狭窄或堵了部分的冠状动脉远端,让狭窄血管远端的血流恢复,改善心肌缺血,但整个手术需要开胸、手术创伤较大。冠心病的日常生活防治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助于预防或延缓冠心病进展。同时,还要记住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冠心病的一些主要危险因素,如高胆固醇、高血压和糖尿病,在早期阶段没有症状;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为更好的心脏健康创造条件。

冠心病的日常护理很关键:

1、戒烟,控制饮酒。

2、安抚患者情绪,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态平和。

3、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

4、适量有氧运动并保持健康的体重。

5、作息规律,少熬夜,尽量长期大量进食浓咖啡、巧克力等不健康饮食习惯。

6、有条件可同时给患者吸氧,改善心肌缺血状况。

特别提示!本文素材来源:感谢!心内科左松林医生,参与编审。题图来源:部分来源于网络。点击下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