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吴以岭院士络病理论进行系统构建与学科创建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换肤计 http://pf.39.net/bdfyy/zjdy/191126/7640572.html

中医络病学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独特组成部分,由吴以岭院士带领的多学科科研团队,围绕重大疾病需求,将传承创新中医原创理论与前沿交叉学科相融合,系统构建了络病理论体系,创建并发展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中医络病学。

纵观两千余年络病学说发展史仅形成三个里程碑发展,一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首次明确提出“络”的概念,奠定了络脉与络病的理论基础;二是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作为外感疾病及内伤疾病的辨治总纲,“络病证治”微露端倪;三是清代名医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但始终未形成系统理论,因此清代医家喻嘉言提出“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而络脉则未之及,亦缺典也”,叶天士也感叹“医不知络脉治法,所谓愈究愈穷矣”。可惜的是后世关于络脉治疗虽有验案,但并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络病学说体系,成为历史留给当代中医药科研工作者的重要命题。

遵循两千多年中医药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吴以岭院士践行了“理论-临床-科研-教学-产业”五位一体的运行模式和“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一体化的中医学术创新与转化新模式,成为新时期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的典范。(1)在理论创新方面,首次系统构建“络病证治”,形成了围绕血管病变的“脉络学说”和围绕神经、内分泌、免疫类疾病的“气络学说”两大学科分支方向,先后出版《络病学》《脉络论》《气络论》专著,为络病学科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2)在临床实践方面,建成现代化综合性、非医院——医院,其中吴以岭院士创建的心血管病科列为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区域诊疗中心,吴以岭院士亲身躬行长期坚持临床诊疗,深入开展络病代表性疾病临床证治规律研究,医院已拥有百个院内制剂,为新药转化奠定了扎实的临床基础。(3)在新药转化方面,开展有效组方创新中药转化研究,形成围绕创新中药研发关键技术环节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系列研发平台,打造充分体现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三结合”的创新中药评价证据链,目前已研发上市包括心脑血管、呼吸、内分泌、肿瘤等领域13个创新中药,通过基础实验和临床循证研究,不断提供科学证据,切实提高临床疗效。

学术理论创新是中医学科发展内在动力,原创性的络病理论作为学科发展之根、研究成果之本,是创新转化之源,成为推动中医络病学科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核心科技。

一、首次系统构建络病证治,为中医络病学科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吴院士在系统构建络病证治中提出“络脉”是从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广泛分布于脏腑组织间的网络系统,是维持生命活动和保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网络结构。“络病”广泛存在于多种内伤疾病和外感疾病中,传承古代医家关于络病零散记载,创新提出络病理论框架——“三维立体网络系统”,系统探讨络病发病、病机、辨证与治疗,提出络病病机特点,总结基本病机变化,建立络病辨证方法和“络以通为用”治疗原则,归纳传统通络药物,按功能重新分类,提出络病证候和脏腑络病辨证论治。年《络病学》正式出版,标志着“络病证治”体系建立,专家评议认为络病理论研究“首次形成系统络病理论,为中医络病学科建立奠定理论基础”,“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因其理论创新及应用成果显著,获得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首次系统构建脉络学说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属重大理论原创

由吴以岭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主持承担了两项国家项目研究,项目联合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专家形成围绕血管病变防治研究的科研团队,历时10年攻关,在理论创新、机制研究、临床疗效方面取得突出进展。

传承发展血脉理论,首次系统构建脉络学说,明确研究领域包括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慢性心衰、周围血管病等重大疾病,系统研究脉络病变发生发展及辨证论治规律。同时提出“孙络-微血管”概念,成为中西医结合研究微血管病变理论结合点。在脉络学说中提出其核心内容——营卫理论,“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内经》),“营卫不通、血凝不流”(《伤寒论》),“血脉相传、壅塞不通”(《金匮要略》),“损其心者、调其营卫”(《难经》),与六经辨证以营卫论述表里阴阳、卫气营血论述外感温热病病程阶段不同,脉络学说营卫理论突出营卫以气血之体,作流通之用,揭示脉络病变生理、病理、传变、治疗不同阶段内在规律。此外基于例血管病变患者临床调查,建立了“脉络-血管系统病”辨证诊断标准,揭示血管病变共性发病机制——“络气虚与滞”为始动病机并贯穿全程,“痰、瘀、热(毒)”为病理产物又继发致病,损伤脉络形体导致“缩”(绌急)、“窄”(瘀阻)、“闭”(瘀塞)。分析历代治疗脉络病变代表方剂首,提出“调营卫气血”用药规律。系统构建的脉络学说被项目专家组评议为:“脉络学说营卫理论形成了指导微血管病变性重大疾病防治的新理论,属于中医药学术研究的原创成果”。

在脉络学说指导微血管病变系列机制研究中,选择通络药物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为代表,通过整体、器官、组织、细胞不同层面研究,揭示了营气与血管内皮细胞、卫气与外膜及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相关性,较目前主要从血管内皮研究,更全面深刻地阐明了血管病变由外至内(Outside-in)和由内至外(Inside-out)发病规律。综合数据分析首次揭示“孙络-微血管”病变是以微血管内皮细胞为核心和启动因素、神经体液和血液成分共同参与、脏器组织细胞结构功能损伤、多维时空动态演变的复杂网络病变规律,通络干预可使复杂网络关联节点趋于正常。同时实验研究证实通络药物保护微血管是治疗心脑(糖)肾临床重大疾病共性机制,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是解决微血管病变难题的核心机制,取得中医药治疗微血管病变重大突破。多项符合国际标准的循证医学研究证实,脉络学说指导下创新中药可以解决国际医学界临床重大难题——解决急性心梗无再流临床难题,为心功能不全伴室性早搏提供新的药物选择,填补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快慢兼治、整合调律药物治疗空白,明显提高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

项目专家组验收意见称脉络学说研究“创立了‘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一体化的中医学术创新与转化新模式,中医传统理论创新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产生重大原创成果,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做出了示范”。“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获得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也是当年度医药卫生领域唯一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系统构建气络学说,形成指导神经、内分泌、免疫疾病的创新理论

气论哲学向医学领域的延伸与应用是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吴以岭院士从哲学之气、医学之气、气的功能实现形式不同层次探讨气络学说,提出气络承载元、宗、卫气、脏腑之气及经络之气。气在经中为经气,经气入络为络气,络气入脏腑则成为脏腑功能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气络发挥络属调节、温煦充养、防御卫护、信息传导、自稳调控等功能涵盖了现代医学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在内的更广泛的调节机制。基于气-阴阳-五行哲学思想,提出气络学说的核心理论——承制调平,系统阐述气络病变发病、病机、辨证、治疗。气络学说中重点探讨了气络与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相关性,主要涉及气络与脑神督络—脏腑络气—皮肉筋脉骨病变,涵盖运动神经元疾病、重症肌无力、阿尔兹海默病等;气络与形气转化—气血津液精—内分泌代谢病变,涵盖多种内分泌代谢疾病,常见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气络与防御卫护—免疫调节—自稳监视功能异常病变,涵盖风湿免疫类疾病、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疾病如恶性肿瘤等。同时在专著《气络论》中对气络病变常见疾病进行辨证治疗,研制了治疗2型糖尿病的津力达颗粒、治疗肿瘤的养正消积胶囊、治疗流感、新冠肺炎的连花清瘟胶囊、治疗失眠的益肾养心安神片、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解郁除烦胶囊等创新中药,广泛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佐证了气络学说指导神经内分泌免疫类疾病防治研究的重要价值。

当前国际医学界对衰老的认识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衰老成为导致多系统老年性疾病重要发病因素,衰老机制与传统疾病危险因素相互影响共同参与了老年疾病发生发展过程。近期吴以岭院士带领科研团队围绕“气络学说指导八子补肾胶囊抗衰老研究”进行技术攻关,以气络学说为指导提出“精是生命起源、气是生命动力、神是生命体现”的精气神理论,指出“肾精虚衰”是衰老根本、“元气亏虚”是衰老关键、“形神耗损”是衰老表现。据此研制的专利中药八子补肾胶囊,具有补肾填精、燮理阴阳、温扶元气、充养形神的抗衰老功效,实验研究证实具有防治整体衰老、系统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的特色优势,临床研究证实可提高运动机能,有效缓解疲劳,增加肌肉、减少体脂重量、维持运动耐力,改善性功能。专家论证认为该研究:“首次构建了基于气络学说的精气神理论,形成抗衰老研究的新思路;八子补肾胶囊有望成为中医药抗衰老的代表中成药”。目前围绕抗衰老方向,吴以岭院士及其团队已搭建了国内领先的抗衰老药物实验研究平台,与多位国内外院士专家围绕整体衰老和系统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进行深入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从“络病证治”体系建立到“脉络学说”形成再到“气络学说”发展,络病研究三大理论框架已经形成。在此过程中吴以岭院士及其带领的专家团队,不断攻坚克难、中西并重、融会贯通,不仅传承了数千年传统中医学对多种重大疾病和外感疾病的丰富经验,同时又汲取了现代医学科研技术方法、循证研究思维、数据分析挖掘等新兴前沿进展。团队先后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项目、、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课题4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及省部级奖励20余项,络病学研究不断结出累累硕果。

我们可喜地看到,中医络病学日益成为中、西医学界共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