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律失常2 [复制链接]

1#

(三)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治疗的药物选择

1、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

(1)窦性心动过速:首选b受体拮抗药

若需迅速控制心率,可选用静脉制剂。

不能使用b受体拮抗药,可选用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

(2)房性期前收缩:症状十分明显,可考虑使用b受体拮抗药。

(3)房性心动过速:发作时治疗的目的在于终止心动过速或控制心室率,可选用毛花苷丙、b受体拮抗药、胺碘酮、普罗帕酮、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静脉注射。

(4)室上性心动过速

*急性发作的处理:

药物治疗可选用:

维拉帕米静脉注入;

普罗帕酮缓慢静脉推注;

腺苷或三磷酸腺苷静脉快速推注;

毛花苷丙静脉注射,因起效慢,目前已少用。

静脉地尔硫卓或胺碘酮也可考虑使用,但终止阵发性室上速有效率不高。

在用药过程中要进行心电监护,当室上述终止或出现明显的心动过缓及(或)传导阻滞时,应立即停止给药。

*防止发作:

发作频繁者,应首选经导管射频消融术以根除治疗。

药物有口服普罗帕酮或莫雷西嗪,必要时伴以阿替洛尔或美托洛尔。发作不频繁者不必常年服药。

(5)加速性交界区自主心律: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后心动过速仍反复发作并伴有明显症状者,可选用b受体拮抗药。

(6)心房颤动及心房扑动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地高辛和b受体拮抗药是常用药物,必要时两药可以合用,剂量根据心率控制情况而定。

*心房扑动的治疗:心房扑动相对少见,药物治疗原则与心房颤动相同。

*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预防:

口服抗凝血药治疗能够预防大多数心房颤动(AF)患者的缺血性卒中,并能延长生命。

2、室性心律失常

(1)室性期前收缩

首先应治疗原发疾病,控制促发因素。

在此基础上用b受体拮抗药作为起始治疗,一般考虑使用具有心脏选择性但无内源性拟交感作用的品种。

(2)有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室性心动过速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在治疗主要针对病因和诱因的基础上,应用b拮抗药有助于改善症状和预后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多愈后不良,容易引起心脏性猝死。

(3)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室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可分为:

发作时的治疗

预防复发的治疗

3、宽QRS心动过速的处理

在能够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可按照各自的治疗对策处理。

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宜使用利多卡因,也不用使用索他洛尔、普罗帕酮、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