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导致的心脏性猝死(sudddencardiacdeath,SCD)是心血管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占50%以上。
一嘉医课(J-Academy)心血管专栏上周对心律失常常用的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仪(implantable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的应用做了回顾,本周希望通过3篇最新文献,帮助大家了解最前沿的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方式。
CMR和PET对缺血性心肌病及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前瞻性、头对头研究:CMR和PET对缺血性心肌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发表杂志及时间:
JACC:CardiovascularImaging,年8月[1]
内容:
心脏磁共振可以用于检测左室功能和瘢痕负荷,PET可以用于检测心肌灌注和神经分布;这两项检查均可用于预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评估ICD植入的重要性。荷兰的研究人员进行的该项前瞻性、头对头研究,旨在比较这两种检查在室性心律失常中的预测价值。研究招募了74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35%的、一级预防植入ICD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访5.4年,共有26%的患者经历了室性心律失常。
分析表明,左室射血分数低、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高以及瘢痕边缘区较大与室性心律失常有关。疤痕核心区域大小、心肌血液灌注、充盈缺损区域大小、神经支配缺损面积大小以及神经-血液灌注的错配与室性心律失常无关。
结论:
在预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风险时,PET检测的血液灌注和神经支配指标、以及磁共振检测的疤痕核心区域大小,均与其无关。与室性心律失常有关的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低、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高、瘢痕边缘区大。
心肌纤维化作为冠心病患者猝死预测因子优于射血分数
《回顾性研究:心肌纤维化作为冠心病患者猝死的预测因子》
发表杂志及时间:
Journalof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年1月[2]
内容:
心血管MRI中心肌纤维化的灰色地带可能是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的基础。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心肌纤维化的灰色地带是否能预测冠心病患者的心源性猝死和室颤/持续性室速的发生风险。这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例冠心病患者,平均年龄65.8岁。
在平均5.8年的随访中,29例发生心源性猝死,80例发生室颤/持续性室速。在整个队列中,视觉评价的心肌纤维化程度与心源性猝死密切相关(风险比10.1)、和室颤/持续性室速相关性更高(风险比28.0)。在竞争风险分析中,射血分数35%与心源性猝死和室颤/持续性室速相关性较弱(风险比2.99和4.71)。使用3SD方法量化心肌纤维化的灰色地带,5.0g与心源性猝死密切相关(风险比10.8、和室颤/持续性室速也显著相关(风险比7.40);但二者与射血分数35%相关性相对较弱(风险比2.62和4.14)。
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中,心肌纤维化程度与心源性猝死、室颤/持续性室速的相关性高于射血分数。在选择ICD手术患者时,评估心肌纤维化可能优于射血分数。
ICD植入术后死亡风险主要由心律失常类型决定
《5项研究的汇总分析:ICD放电后的存活率》
发表杂志及时间:
Journalof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年5月[3]
内容: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确定ICD治疗的心律失常的类型或ICD治疗本身对死亡率的影响。文章包括了MADIT-II、MADIT-RISK、MADIT-CRT、MADIT-RIT和RAI这5项重要的研究中的、名ICD植入术后患者。
根据ICD治疗类型分析,不论此后是否存在不恰当放电,首次ICD放电与后续死亡风险增加相关(风险比2.78和2.31)。同样,不论是否经过ICD治疗,室速≥bpm或室颤与随后死亡风险增加相关(风险比2.25和2.62)。在联合分析ICD治疗类型和心律失常种类后发现,不论是否使用超速起搏治疗,ICD因室颤或≥bpm室速恰当放电,都与随后死亡风险显著升高相关(风险比2.8;P0.)。2次以上的ICD恰当放电没有观察到风险叠加的情况。
结论:
这5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ICD试验的综合数据表明,ICD植入术后患者死亡风险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心律失常基础,而不是ICD治疗本身。
专栏介绍
欢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