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补气补血的炙甘草汤护心两千年,稳心延寿 [复制链接]

1#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炙甘草汤。这是一张出自《伤寒论》的经方,迄今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两千年来,它好比一双温柔有力的大手。在它的抚慰之下,中国人祖祖辈辈的心脏,才得以持续有力的跳动。这个话,毫不夸张。现在,请允许我首先给你讲一段真实的故事。我们来感受,炙甘草汤的魅力。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年纪不大,才35岁。什么毛病呢?就是反复持续的胸闷和心悸,九个月不止。这个人曾做过心电图检查,发现心率最低的时候,每分钟才30次。经过综合诊断,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面对这么严重的心律失常,当时医生认为,必须安装心脏起搏器了。不然的话,这么低的心率,这么频繁的心率失常,说不定,患者有猝死的危险。但是,35岁的患者不同意。他认为,自己不到40,就按了起搏器。这辈子不就废了吗?还能做什么工作?于是,他转投中医治疗。刻诊,见患者脉结代、苔薄白、舌淡,患者自述容易疲劳,心悸,头晕。而且胸前特别闷。一测心率,每分钟才50次,最严重的时候才40次。看这个样子,的确是够严重的。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炙甘草12克,白参10克,干地黄40克,桂枝9克,阿胶10克,麦冬10克,麻仁15克,生姜10克,大枣30枚。每日一剂,水煎服。结果如何?患者服用7剂以后,虽然还是有头晕、胸闷、心悸的感觉,但是明显减轻,整个人精神了很多。于是,原方基本不变,继续投用。45天之后,患者胸闷心慌等感觉消失,心率竟然提到最多每分钟80次。原方不变,再投10剂。患者心率稳定在每分钟70次以上,诸证消失,心电图复查正常。面对这样的治疗结果,从前主张安装起搏器的西医大夫十分惊奇。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是近些年,中医用炙甘草汤治疗顽固心律失常的典型验案。现在,我和你一起研究下背后的道理。你看,这个患者的问题,很明显,在于心律失常、心率太低。中医诊断,就是惊悸怔忡。用咱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心跳不规律,不爱跳,跳得慢,或者说,是跳不动了。为啥心脏会这么倦怠、不爱干活呢?我们从患者的全身状态上找原因。你看,此人舌淡,主血虚。易疲劳,主气虚。气血不足,他的心脏就没有跳的动力,所以心率失常、心悸心慌,胸闷头晕。由此可见,患者的问题,在于心气心血不足,气阴两伤啊。你可能会问了,患者才35岁的年纪,怎么能虚弱成这个样啊?这个,就没法说了。每个人的先天体质不一,禀赋不一。患者会出现什么情况,实在是无法确定的。这个时候怎么办?就得补益患者心中的气血,温通心中的阳气。心气心血足了,心脏有力了,他才会好起来。医案里的应用,和炙甘草汤几乎完全一致。只不过,每一味药的具体用量,稍有不同。这个炙甘草汤,您记住了,它可以益气养血,通阳复脉,是治疗心之气血两虚的传统方药,临床应用率很高。就补心气来说,炙甘草、人参(医案里的白参是人参的一种)用于补气。生地黄、阿胶、麦冬、麻仁,则用于补心中阴血。大枣健脾养血,生姜和桂枝,辛温走窜,温通心中血脉,振奋心阳,令其气血得以周流。所以说,这个炙甘草汤,是温补心中气血、振奋心阳、温通心脉的良方。它对于气血两虚所致的心律不齐、心率偏低、心中悸动,有很明确的疗效。适合它患者,一般是虚弱少气、身体乏力、舌光少苔、脉结代、心动悸不已。总之,炙甘草汤,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给了我们华夏先民以无尽的帮助。对这份遥远的馈赠,我们即便一辈子用不上,也要牢牢记在心里。这是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