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张澍委员谈张静静事件正常穿防护服不会增加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哪里最好 http://bdfyy999.com/
<

原创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人民政协网

第二时间

我们很难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但我们会在第二时间权威发声。第二时间,与您相伴。

▲连线全国政协委员、中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主任张澍

“医疗保障防护必要,但是前方医护后方保障更重要,累是一方面,水分能量丢失过多,或许是主因吧!”

“防护过严,工作过长,出汗更多有可能是其猝死的原因。”

“建议一定要平战结合,包括医疗等硬件设施。”

……

4月10日,在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主办的“加强慢病综合防控、助力抗击疫情”在线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主任委员张澍关于张静静突然去世的原因讨论以及呼吁重视疫情导致的心脏猝死等次生灾害的建议,吸引了超过30万网友的点击观看和近百条的留言。大家纷纷表示惋惜和遗憾,同时对于心脏猝死的原因进行了诸多分析。近日,人民政协网记者再度采访张澍委员,为大家作权威解读。

△张澍委员

Q

A

记者:在会上,您提到根据张静静的表现判断有可能是心脏猝死,那么心脏猝死的定义是什么?高危人群有哪些?

张澍:所谓心脏猝死的定义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一小时之内由心脏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相对于肺栓塞、胰腺炎、脑出血等疾病引起的猝死,心脏病猝死的情况要多得多。反过来讲,找不到其他原因的突然死亡,其实大部分都是因为心脏原因死亡,尤其是有心血管病的一些高危人群。

心脏猝死高危人群大约分为五类:第一类,有明确心脏疾病的患者,比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衰等疾病患者;第二类,近期心肌供血不足的人;第三类,有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第四类,心功能严重低下的人群;第五类,因遗传基因导致疾病的患者。

但是很多人日常看似是“健康人”,同样也会突发心脏猝死。这个当中又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患者有心脏相关疾病但是无察觉,也未做过检查。第二种情况,有些心脏疾病用一般手段不一定能发现。第三种情况,不一定有明确的心脏疾病,但是因为过度紧张、劳累,或受到严重的精神打击,也可能会导致心脏猝死。

80%以上的心脏猝死患者都出现过心脏跳动混乱,心脏不能有效排血的状况,此时也叫心脏骤停,绝大多数患者不能存活。10年前我们研究的数据就显示,我国每年有54万人因为心脏原因猝死,平均每天人。近年来,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因为对该病缺乏了解和足够的防治措施,比如心肺复苏技术普及不够,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稀见安置,院前急救效率低下等原因,一旦发生心脏猝死,我国的抢救成功率不到2%。

记者:通过张静静事件有网友们特别想了解,在抗疫病房,防护服太厚、太闷热了,医护人员出汗过多,是否可能引发心脏猝死?疫情防护穿着防护服会不会增加心脏猝死的几率?身体出汗过多,大量丢失水分对心脏有什么危害?

张澍:正常穿防护服本身不会增加心脏猝死的几率,但是由于疫情期间,前期对病毒性质不了解,为了保护医护人员,防护服使用比一般正常情况更严格,所以会造成防护过度。加上前期医疗资源稀缺,医护人员不舍得换防护服,又不喝水、不上厕所,大量出汗,缺乏电解质,加上连续数月紧张工作,有时候每天工作长达十几个小时,身体过度劳累,始终处于应激状态。这都可能导致心脏跳动非常混乱,造成心脏猝死。

△援鄂女护士张静静

记者:看来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张澍:这要求我们既要做好预防,又要做好急救。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首先应该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以及其他慢性病患者出现猝死的几率,提升医疗水平,平衡医疗资源分布,完善基层医疗服务。

其次,要注意避免出现精神高度紧张、过度疲劳等诱发心脏猝死的情况发生。比如在一线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除了要加紧抢救患者,还必须保证让他们得到足够的休息时间。这一点我们后期做得还是很好的。一定要爱护我们的医护人员,他们是最宝贵的资源。

最后,当医生诊断病人很有可能发生心脏骤停现象时,医生将根据指标,建议病人在身体里安装身体除颤器,这也可以大大降低猝死风险。

从急救方面来说,出现此类情况,前4分钟是黄金急救时间,这就需要做好全社会心脏急救常识的普及和培训,并且统一在公共场所配备AED。这也是我作为政协委员多年来一直呼吁的,中国目前已经有所加强。但是像美国等国家,已经将心脏急救培训纳入法律范畴,在找工作时,你必须要具备心脏急救培训证。这个办法让美国发生猝死时的抢救成功率超过了5%。千万不要小看这百分之几的提升,它意味着很多生命因此得到挽救。

记者:在疫情之下,如何避免医护人员猝死呢?

张澍:医护人员本身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应该说是容易发现自身问题的,但是也因此容易出现两个极端群体。一是太不在乎自身的疾病。他们自认为看过更多更严重的情况,就不把自己出现的问题当回事,认为坚持一下就过去了。二是因为很多情况下顾不上自己的休息。医护人员的工作是非常繁忙的,他们在抢救病人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手术,因此他们会忘记自己也是病人。就目前中国的状况来说,后一种现象偏多。

就拿这一次张静静事件来说,她过去可能也没有特殊心脏病史,但是经过长时间的紧张工作之后,没有先兆地发生这样的悲剧,我们推测属于心脏性猝死,这里边的原因有多种可能,或者说是综合性的。比如说情绪因素。医院就有这样的病人,医生告知他明天就可以出院回家了,反而在今天晚上突然死亡。一晚上没睡着觉、精神亢奋导致猝死都是有可能的。因此,我们的医护人员首先要自己重视起来,在救助病人的同时,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也希望我们全社会关爱我们广大的医务人员。

策划:李木元

统筹:宋宝刚康亮

记者:杨岚李木元

主持:韩月

摄像:汪凯杜晓航

后期:周通

原标题:《张澍委员谈张静静事件:正常穿防护服不会增加心脏猝死几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